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31日 星期三

    故宫巨幅古画重生记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31日 01版)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内容

        这幅山水画的尺寸已不能用“大”来形容,因为与它相比,常见的大型山水画都只能算小画。它纵4.46米、横2.82米,以一般民宅的高度,顶天立地展开,也只能看到一半。当记者在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看到它时,感觉巨幅这个概念就是为它而设的。

    传统技艺施救,古画起死回生

        这幅画全名为《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贴落,简单说就是贴在墙壁或隔扇上用以装饰的书画,因其可随时令更换而得名。贴落通常是画在纸或绢上,作者均是擅长书法的著名词臣或者如意馆画家。这幅巨大的贴落,是画在一整块绢上的,是宫廷画家蒋懋德在乾隆年间的作品。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书画修复组组长杨泽华告诉记者,2019年3月,书画修复组对其开展检测与修复工作。他回忆:“这幅画送来的时候,是横着卷起又从中间对折,所以打开后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丰’字形损伤,而且有的地方已经碎成渣了。”仅凭肉眼观察就能看到,贴落绢丝出现严重脆化、断裂、碎片脱落移位等病害。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20余人的书画修复组就有5位传承人,说起这个,杨泽华颇为自豪。作为第二代传承人,他带领着小组成员,采用传统技艺对这幅巨大的贴落进行抢救。

        在书画修复组的工作室桌子上,有三张巴掌大的带字纸片。修复组副组长马越介绍,这是修复人员在贴落的背衬中发现的三处题签,是历史上对贴落修补时留下的。其中,写有“符望阁北门西南墙”的题签所处背衬层最靠近画心,且其表面渗有原墙纸的花纹,应为最早题记。这三张题签佐证了史料记载,这幅巨大的贴落原来是贴在乾隆花园符望阁下层北部西小间内南墙上的。同时,也能看出,这幅贴落的背衬可能曾有局部更换或加厚。她还表示,专家推测该画作在清末从墙壁上揭下并卷折存放多年,导致画作出现断裂等严重病害。

        与一般的书画作品修复相比,这件巨幅绢本画的修复,难点众多。比如,对于一般尺幅的画作,翻面是一件普通的工作,而对于这件巨幅作品,“翻身”成了一个难题。最终团队借助特制工具、多人合作才完成。又如,极度考验耐心的“揭心”工序。“揭心”就是将书画背后已失去承托作用的托心、背衬纸揭掉,以便进行画心修补和重新装裱。书画性命,全在于揭,这一步是揭裱修复过程中关乎成败的最为重要的一步。揭心过程需要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绝不能伤及绢丝,因此可谓“如履薄冰”。面对如此大尺幅的作品,揭心工作更是极具挑战。修复组特制了可伸缩的玻璃工作台,还在上面加装了能拆卸的木桥。画面中间位置的工作,修复师是蹲在木桥上完成的。而为防止在“揭心”过程中绢丝扭动,就需要固定。用什么材料加固?修复团队进行了多次实验论证,才最终选定用化纤纸。

        补缀、托画心、覆背、接笔、全色……每一道工序都是一次对耐心与毅力、更是对能力的考验。最终,当修复前后的照片放在人们面前时,令人惊叹,这张巨幅贴落起死回生、活过来了!

    现代科技加盟,修复细到极致

        透光摄影、多光谱成像、X射线荧光面扫描成像、三维病害模型……如果不是身处故宫博物院,眼前放映的幻灯片会让记者以为自己跑错场地了。原来这些是对古画进行的非侵入分析检测技术。正是这些现代科技手段的“问诊”,探查到了大量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病情”,从而使修复人员可以用最为细致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

        比如,通过“透光摄影”,可以清楚地看到画作表面大略的折痕分布、命纸拼接的具体位置、画心命纸背后的折画条,以及颜料薄厚、颜料脱落情况等。上述三处注明画作所在地点的题签,就是用透光摄影发现的。

        “这是我们的‘左轮手枪’。”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笑称。这是一台多光谱成像设备,是通过八滤波片轮转来拍摄文物。他向记者展示了三张图,是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拍摄出来的,“在可见光波长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深浅不同的树叶效果,但是在950纳米波长下,浅色的树叶就消失了。”这说明画家描绘浅色的树叶主要用了靛蓝染料,深色的树叶其实用的是墨色。

        雷勇介绍,他们使用X射线荧光面扫描成像技术,能更好地分析各类颜色所使用的材料及技法等信息。具体到这幅贴落,可以分析出石青、石绿中主要是铜元素,赭石色中主要是铁元素。他以画面中一个几平方厘米的局部向记者解释了这项技术的“神奇”。用肉眼看,这处山石显示出浓淡不同的绿色,似乎用的是同一种颜料;然而X射线荧光面扫描成像技术却告诉人们,这些绿色是用不同材质的颜料绘制出的,因为它们所含的元素不同。这些细节的发现,给后期全色修复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红外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贴落中碳墨线条分布的情况,相当于看到了画家最初的底稿,看清了颜料下掩藏的一些细节,有助于我们研究画家起稿、填色。”杨泽华表示,用科技手段揭示出矿物原料面分布不同、薄厚差异,“从中我们能看出画家的技法、笔墨、笔触等很多信息,十分有意义。”

    数字技术赋能,历史最是时尚

        乾隆年间的、4米多长、近3米宽的巨幅古画——《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在重病缠身上百年之后,终于被故宫人救活了,治好了!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首都博物馆将推出《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届时观众可以一睹这件文物的全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表示,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将尺幅如此巨大、病害情况如此严重的一件书画类文物,通过“无损伤况勘察技术”“颜料检测分析”等现代科技检测手段进行病害分析,结合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进行精心修复。

        展览结束后,这件巨幅古画回到故宫会继续展出。可是,由于在慈禧年间,这件贴落所在的墙下面加了一个地炕,格局已发生了变化,所以它不能贴回原处了。然而,在数字世界里,它可以“回去”。

        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主任苏怡介绍,她的团队对包括符望阁在内的乾隆花园的修复进行了全数字化记录,并在虚拟世界中搭建了一座符望阁。现实中的符望阁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装修巧妙地分隔空间,穿门越槛之际,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楼”之称。室内装修制作精美,又以金、玉、珐琅等镶嵌装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因其内部狭小,且处处皆文物,所以至今尚未开放。而在虚拟的符望阁中,观众不仅可以仔细游览欣赏“迷楼”的每个角落、每处细节,而且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它修复前的样貌,这张巨幅贴落就可以根据观众的意愿回到原先的墙面上。

        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副主任黄墨樵为记者演示了一段使用数字采集成果制作的视频:符望阁可以360度旋转,从俯视到平视,观察无死角;进入室内,大到房间格局,小到窗扇装饰,大饱眼福;当然也少不了主角——《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不仅可把它贴回墙面,而且还能任意放大、仔细欣赏细节,同时还可把修复前后的样貌进行同框比较。

        传统技艺+现代科技,为巨幅古画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而数字技术则让它焕发青春,活出精彩。

        (本报记者 李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