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8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第712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31日 星期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日常化传承

    作者:何博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31日 08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彰显着民间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礼俗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乎文化血脉赓续、文化战略全局和民族复兴伟业。海南始终坚持强化系统性保护,推动日常化传承,积极构建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新格局。

    强化系统性保护

        坚持整体性保护理念。海南坚持对非遗本身要素的整体性保护,如对黎锦所有原材料均来自大自然的原生特质的坚守,对图样、纹饰、色彩等元素,对纺、染、织、绣等工艺进行系统性保护。坚持对非遗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综合性保护,坚持将非遗保护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践证明,非遗保护越是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就越能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的反哺。

        不断优化保护模式。我们看到抢救性保护在非遗保护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非遗消失的速度依然值得警醒。应充分发挥生产性保护这一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模式的功能和作用,同时注重预防过分产业化可能导致的碎片化及过度娱乐化问题,践行整体性保护理念,努力实现数字化技术与非遗文化内涵的深度融合,探索非遗数字化保护,同时注重保护文化权利、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

        完善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法制体系与非遗名录体系,设立和建设非遗保护专门机构,加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投入,在税收方面采取有利于非遗保护的政策倾斜。

    推动日常化传承

        以回归日常生活为关键。非遗来自民间,日常生活才是非遗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沃土。非遗是实用的艺术与传统,只有参与日常生活实践才能在自主创新和自觉传承中获得持续生命力。使各具特色的非遗产品回归日常生活,契合现代社会人们对多样化的强烈渴望,有助于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广大人民群众是日常生活的主人,是非遗的创造者,非遗传承应重视物的载体作用,也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不缺位、不越位的非遗传承专业管理队伍和专家队伍至关重要。海南充分尊重非遗传承人,不断提升其传承意识和传承实践能力,同时尊重相关从业人员的合理利益诉求。将非遗人才培养与日常教育结合,从娃娃抓起,培养非遗传承源源不断的后备大军。

        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为目标。非遗传承是一项关系人民生活福祉的事业,以黎锦传承为例,其极大地保障与提升了广大从业黎族女性的家庭经济地位;黎锦的传承与发展也助力海南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进程,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

    开拓非遗工作新局面

        非遗传承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黎锦积淀着黎族人民历久弥新的智慧,在海南黎族聚居区,人人参与、人人保护、人人传承,积极保护与发展黎锦文化传统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自觉传承和自主创新让黎锦文化焕发磅礴生命力,黎族儿女对黎锦事业的美好明天信心坚定。同时,在黎锦传承中,黎族同胞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进程中不断增强自身责任和使命担当意识。

        非遗传承推动交流互鉴。黎锦传承不断推动着黎族不同方言区黎锦技艺的相互学习促进,以黎锦为媒介的文化交往、交流也生动地诉说着文化交融的故事;在同世界非遗文化的沟通与碰撞中,黎锦正成为世界范围内民心相知相通、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与桥梁。

        (作者:何博,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