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视察河北,给予河北干部群众面对面的指导、心贴心的关怀。
牢记嘱托使命,践行忠诚担当。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今天的河北,正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奋力前行。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春天的西柏坡风和日丽、碧空如洗。裹着白头巾的闫青海现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平山县西柏坡村“两个务必”广场给游客讲红色故事。在闫青海眼中,这也是最有意义的事。
有43年党龄的闫青海1978年就担任西柏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带着乡亲们致富,一直想找到最适合的路子。”闫青海说,西柏坡更好的发展始于2013年夏天。
那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同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亲切座谈。闫青海作为老党员代表参加了座谈,“总书记关心咱老区人的生活,惦记着西柏坡旅游业的发展,还叮嘱党员干部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牢记总书记嘱托,闫青海和西柏坡的党员们不断交出自己的答卷。
近年来,依托红色旅游,西柏坡村建成了省级美丽乡村,全村86户、271人,九成以上的家庭从事旅游服务相关工作。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万元。
阜平县顾家台村村民顾成虎现在也挺知足,“总书记来到俺家的时候,家里太穷了。如今,俺家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年收入从原来的3000元增长到了两三万元。生活水平已经连着上了好几个台阶”。身为护林员的顾成虎现在每天忙着巡山。顾成虎说,这几年,村里的游客一拨接着一拨,2020年游客有20来万人。村民们不仅吃上了旅游饭,村里还建成了食用菌大棚、高山苹果基地、箱包加工厂和民宿,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连外边打工的娃娃们都回来了。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来到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进村入户访真贫,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从河北阜平拉开。
2020年,河北脱贫攻坚传来捷报——23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上首次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6%,贫困群众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9.5万户,建成饮水工程3.4万处、受益贫困人口79.6万人,“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河北省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着力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滚动实施20项民生工程,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身车间,一排排明黄色手臂式机器人灵活转动机械臂,起起落落宛如跳动音符,仅用50多秒,一个完整的优质车身就下线,被机械装置运往下一道工序。
自2016年量产以来,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整车产量已累计突破55万辆,产值超过400亿元,纳税超过25亿元。这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单体项目体量最大的重大项目,因其投资规模、产业带动作用、智能化程度,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标杆。
北京现代的入驻,其辐射功能和带动力为沧州打开了快速增长的引擎。42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相继落户沧州,建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00余个,一个千亿元级汽车产业集群正在渤海之滨加速形成。如今,随着自动驾驶载人测试路网的开放,沧州市将引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京津研发、沧州转化、沧州制造”。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截至2020年底,河北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4771个、产业活动单位9045个。这既是一场地理位置的“大挪移”,也是一次生产力的重塑。
河北在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转移的同时,交通、生态环保领域率先突破。
1月22日,京哈高速铁路北京至承德段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实现全线贯通,承德市进入首都1小时交通圈。河北省所有设区市均实现与北京高铁连接。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河北省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有力推动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
共建共享同一片蓝天,河北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打出了一套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组合拳”。2020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优良天数达到256天,较上年增加30天,优良天数比率69.9%,空气质量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PM2.5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两项约束性指标,均超额完成“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和“十三五”规划目标。
春回大地,雄安新区各建设工地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在1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00余个工地塔吊林立,10万余名建设者挥洒汗水昼夜施工。“未来之城”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今年,雄安新区将启动100余个重点工程项目,包括容东医院项目、互联网产业园一期、启动区西部高中、起步区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从完成顶层设计规划,到大规模建设如火如荼,再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取得新进展,未来之城正向世人铺展开一幅雄伟壮丽的画卷。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寓意深远。“一盘棋”思维、“一张图”规划、“一股绳”合力。京津冀协同发展7年间,河北,把梦想写进了每一个闪亮的日子。
冬奥筹办工作扎实推进
初春时节,站在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附近的山上俯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恰似一柄中国传统饰物“如意”斜倚山峦,让人惊艳。不远处,分别是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这三个竞赛场馆由平均高度8米左右的C字形空中廊道“冰玉环”相连接,在天地间构成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
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张家口视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河北省、张家口市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今年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进入关键阶段、系列测试活动即将开始的重要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到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赛区实地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情况,主持召开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筹办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筹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河北省将筹办冬奥会作为必须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制定“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举全省之力推进。
国家速滑馆“丝带飞舞”,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游龙盘卧”,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如意亮相”……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是冬奥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北省坚持奥运标准、百年大计,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底,河北省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4个竞赛场馆完成考察认证;交通、电力、通信、安保、医疗等与赛事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陆续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河北省统筹推进赛时运行、赛会服务保障、冬奥备战等重点任务,扎实有序推动冬奥筹办各项工作落地生效。
聚焦实战化精细化,加快推进场馆化。目前,张家口赛区测试活动所需的场馆、器材等全部准备就绪。场馆外围保障团队和城市运行团队均已组建,场馆(群)运行团队已进驻场馆集中办公。开展了测试活动实战演练,不断提升办赛能力和水平。
立足“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着眼冬奥会赛时需求,河北省不断完善各业务领域保障方案,细化安保、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志愿者等领域工作,赛会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5年多来,河北省点燃了冰雪运动的火炬,交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答卷。
冬奥会筹办以来,“健康河北 欢乐冰雪”系列活动连续举办5年,河北省冰雪运动会坚持分层办赛、逐级推进,有力促进了冰雪运动普及,全省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2100万。县县都有滑冰馆、都有冰雪运动协会,2万余名冰雪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城镇乡村、厂矿校园。群众性冰雪运动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助力全民健康,保障全面小康。
冰雪装备器材制造、冰雪休闲健身、冰雪文化和旅游等冰雪关联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截至2019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527.4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4%,超过全国1.14%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588.7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要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扎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和长征路。”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强调。河北,这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充满希望的土地,正在书写新时代赶考路上的新答卷。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李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