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堂】
近年来,美俄等世界大国对战略环境中的“灰色地带”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利用“灰色地带”展开战略博弈与对抗,使“灰色地带”成为大国角力的重要战场。利用“灰色地带”,美俄等世界大国采用混合战争技术实施强制遏制战略,可以在不爆发常规战争、不引起国际社会激烈反应的情况下对敌对国家施加巨大影响。可以说,“灰色地带”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
一种极具胁迫性和诱导性的战略手段
“灰色地带”并非新现象,也非具象的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大国间竞争的一种战略举措,突出平战交织,模糊战争与和平边界,强调全频谱战略博弈,综合运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舆论等工具,通过长期、渐进的模式改变现状或制造紧张局面,蚕食、规制、消耗对手,塑造有利于己方的环境态势,是一种极具胁迫性和诱导性的战略手段。
在美国政府内部和更广泛的战略研究界,“灰色地带”引起重视和讨论。早在美国2010年出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就使用了“模糊的灰色地带”的说法,指既不完全是战争、也不完全是和平的安全挑战。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2015年发布了题为《灰色地带》的白皮书,将“灰色地带”定义为发生在“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之间和内部的、处于战争与和平传统二元对立之间的竞争性互动”。美国学者研究认为,“灰色地带”战略竞争具有在利益和能力上的非对称性、在信息和规范上的模糊性、在行为方式上的渐进性三个显著特征。
“灰色地带”概念是美国在“世界重回权力竞争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是其对前些年地区政策经验教训总结的结果,适应其与中俄等国进行战略竞争、推进军事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
以“温水煮青蛙”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
根据不同的战略目标以及对手的响应程度,大国“灰色地带”行动强度分高中低三种态势,但总体看,核心都是利用目标国家的“软肋”,采取模糊隐蔽的战术行动,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降低对手的响应速度,迫使其接受“既成事实”,实现增量收益,最终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效果。
有限的“试探”。大国“灰色地带”行动的首要特征是将军事力量运用的范围和强度控制在战争门槛之下,即行动烈度和要素均低于诱发对手军事响应的阈值,其核心目的是在避免发生直接冲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己方的行动范围和影响力。一方面通过非战争行动试探对手底线,另一方面通过前沿常态接触探明对手在战略指导、行动样式、环境装备等方面的特点规定,为深化军事斗争做充分准备。
渐进式“蚕食”。“灰色地带”行动核心内涵是通过渐进方式抵消对手相对优势,慑止对方军事行动能力,迫使竞争对手陷入两难境地,若采取军事行动可能被指违反国际法发动战争,若不采取行动将被迫接受现状,造成政治上不利的既成事实进而改变双方竞争态势。2020年9月初,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举行了多国参与的“高加索2020”联合演习行动,作为对该次演习行动的回应,乌克兰和北约立即开展“联合努力2020”和“快速三叉戟2020”军事演习,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的C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和MC-130J特种运输机参演,英军第16空中突击旅通过伞降进入乌克兰,与乌军第80空降突击旅合作进行演习行动。
隐蔽式“侵略”。目标隐蔽,大国通过模糊军事与非军事行动之间的界限,掩盖真实意图,通过拉拢盟友或伙伴国举行军事演训、巡航、搞经济援助等行动,在特定地缘范围内达到提升敌我军力对比优势,规制地区国家政策导向,推动对手国内问题国际化、复杂化、多边化,甚至颠覆对手国内政权之政治目的。手段隐蔽,采用网络攻击、虚假信息、代理人竞争、军民混用、联合军演等手段开展低烈度斗争,增加对手的研判和防御难度。比如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及中东盟友,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向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发动空前攻势,将反政府抗议活动逐步推向“代理人”战争。
全域式“进攻”。“灰色地带”背后是全域攻势,大国基于混合战争的理念,对“灰色地带”战术运用并不局限于军事力量这一行动主体,而是在很多情况下以军事实力为支撑的国家及政府行为、协调一致的联盟行为、军民力量混编,网络信息战、外交战、政治战、秘密行动、支持叛乱等,体现综合性全域“作战”理念,对目标国家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构成全面威胁。与“灰色地带”行动相配合的有政治战,比如通过扶植勾结、“颜色革命”等方式扰乱干涉他国内政乃至颠覆政权;有经济战,比如严厉制裁俄罗斯,破坏“北溪-2”天然气管线项目等。
持久式“消耗”。大国通常采取从外部施压的方式,从目标国周边环境入手,将其国内问题国际化、军事化,利用战略资源和竞争能力的消耗及巨大的长期性竞争压力,引导对手进行高消耗、低效率的大范围防御部署,开展军备竞赛,增加应对周边安全的军事成本,最终迫使对手因无力应对而改变目标政策。几年来,英国一直在“灰色地带”的外围地区保持着常规军事存在。在爱沙尼亚的“增强前沿存在”行动表明,英国和北约愿意在前沿部署威慑力量来占领空间,以防止这些空间被夺取。在海空领域,英国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经常出现在国际水域,通过强化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灰色地带”发挥作用。这些行动以英国战略理论为背景,构成了遏制敌对行动和保护盟友的更广泛战略的组成部分。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展开竞争式持久战
大国实施“灰色地带”行动通常以获取战场优势为战略目标,以备战高端战争为战略指导,综合运用外交、政治、经济、信息、舆论等手段配合军事行动,与对手展开竞争式持久战,最终胁迫其改变行为方式或接受己方主动的地区秩序和安全规则,其惯用常用的行动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开展战略叙事,塑造公众舆论,破坏目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内部稳定。随着国际关系重新回归大国竞争时代,大国利用国际传播和叙事等无形的权力资源,对目标国进行战略叙事,以特定事件的极度渲染、歪曲叙述,进行标签化定性,宣称对手为“修正主义国家”和“国际规则违反者”,通过观念塑造、舆论操控、政策引导等在国际社会构建对其不利的负面情感认同,为己方在“灰色地带”开展准军事行动提供道义和法理之名。比如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期间,当时的候选人马克龙成为虚假宣传和网络攻击的目标,包括对马克龙展开人格批判,披露其海外秘密银行账户,引发了备受关注的“马克龙泄密”事件。
合纵连横,通过联合军演强化前沿存在。2018年以来,美以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和G7平台,拉拢多国军舰在印太地区实施联合军演、巡航、训练,以宣示其地区存在和权利主张。2019年5月,美、日、印、菲海军首次在东海、台岛以东、南海举行大范围、跨海区联合巡航。2018年3月和2020年3月,美海军“卡尔·文森”和“罗斯福”号航母分别访问越南岘港,并围绕“万安滩”对峙实践高调“挺越”。基于北极地区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独特的战略位置,近年来,随着俄罗斯高调宣布重返北极以来,为谋求在北极地区的更大权益,美军增强了北极背景的实战演习,不仅频繁前往挪威、瑞典等北约国家进行联合演习,还在靠近北极的阿拉斯加州进行相关训练。2020年5月,英美海军舰队在北极举行联合演习,包括“林肯”号在内的美军两艘驱逐舰、一艘核潜艇以及P8-A“海神”远程海上巡逻机参加了行动,充分展示在该地区的力量存在和军事行动能力。
调动民间资源,采取金融制裁、技术封锁等手段维持霸权地位和保持领先优势,增加对手响应难度。美国在“灰色地带”博弈对抗中成长为“独一无二”的霸权国家,其与英国的对抗超越、与苏联的全面竞争、对日本的封锁打压等重大历史事件,基本体现了其从建国到维持世界霸权过程中“灰色地带”博弈对抗史。经济金融打压手段是美国惯用伎俩,较为典型的是美国对日本的“广场协议”和对法国的金融制裁。1985年9月,美国为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胁迫日本等国签署“广场协议”,诱导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度贬值,导致日元大幅升值,引发房地产泡沫破灭,造成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2013年,美国以国内法为依据,动用司法力量施展“长臂管辖”,逮捕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高管,逼迫该公司签订认罪协议,实现了处罚、拆分、收购美企竞争对手的目的,攫取了巨大商业利益。封锁打压科技创新发展是美国常用手段,近两年来越演越烈。2019年7月初,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表声明,提出三条“科研保护条例”,包括研究人员必须披露所有资金支持来源、工作人员不得参与任何外国人才计划、与国防顾问组织合作调查等,再次将所谓国际科研合作对美国构成安全风险问题摆到风口浪尖。
利用“航行自由”,为介入地区国际事务提供法理依据。美国卡特政府于1979年制定“自由航行计划”,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的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等沿海国主权权利不予认可,片面强调航行自由,将其作为国际海洋法的最高原则,运用军事外交手段挑战其他国家“过分的海洋主张”,维护美国所需的海上航行和飞越自由,保持美军的全球机动性。自2015年以来,美采取军舰和海岸警卫队混合式冲闯行动挑战中国西沙领海直线基线,滥用“无害通过权”,挑战《公约》关于外国军舰进入沿海国领海须事先报批的规定。甚至为了谋求军事效益,不惜混淆军民界限,公然违反国际法相关原则,2020年3月以来,美军向冲绳嘉手纳基地派驻民用庞巴迪飞机,冒用他国代码赴南海及周边执行军事侦察监视任务,增强美军西太情报侦察能力。2021年2月,法国、英国分别派出军舰和航母打击群,进入中国南海区域,违背国际法有关原则,践行所谓“航行自由”,给地区安全局势带来极大的威胁。
(作者:马锋,系空军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权,系《空军军事学术》杂志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