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5日 星期四

    警惕“疫苗民族主义”破坏全球抗疫大局

    作者:卢迪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5日 12版)

        【鸣镝】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疫苗接种是控制疫情流行的关键。然而,“疫苗民族主义”却在美欧等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不断上演,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疫苗民族主义”不仅破坏全球抗疫大局,也很可能给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经济增长造成负面打击,更使世界处于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

    “疫苗民族主义”愈演愈烈

        “疫苗民族主义”主要是指一些高收入国家政府与医药厂商签署协议,保证在为其他国家提供疫苗之前首先供应本国民众。这一看似无可厚非之举,实则充满自私自利的狭隘心思,极有可能将全球抗疫带回丛林法则时代。因为这些发达国家订购的疫苗数量远超本国人口总数,造成的后果不仅是本国国内疫苗相对过剩,更使许多贫穷国家陷入无法及时获得新冠疫苗的困境之中。据报道,美国、英国、日本等富裕国家甚至在一些新冠疫苗完成临床试验之前,就已提前采购数亿剂。2月19日,致力于解决贫困和可预防疾病的国际非营利组织ONE Campaign发布最新报告称,截至目前,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已经获得了30多亿剂新冠疫苗,这比这些国家所有人注射两剂疫苗所需的20.6亿剂还多出了10多亿剂。此举可能导致相对贫穷的国家无法获得足够的疫苗。南非卫生部官员波波·马亚就表示,南非此前通过印度血清研究所购买的“牛津/阿斯利康疫苗”价格几乎为其他富裕国家支付价格的两倍,这使得南非这个相对富裕的非洲国家都陷入了“买不起疫苗”的尴尬之中。

        早在去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签署了“美国人优先获得疫苗”的行政命令,而拜登就职美国总统后则继承了前任的“美国优先”路线,并强调当美国国内实现一定程度的群体免疫后,才会正式启动对外援助。拜登政府日前还宣布将增购1亿支强生公司研发的疫苗,以防疫情出现“意外挑战”。此举使得美国政府采购的疫苗总数达到8亿支。此外,尽管大量疫苗面临被闲置,但美国政府仍对疫苗出口实施严格控制,甚至搬出“战时”才动用的《国防生产法》对疫苗生产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印度生物E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希玛·达特拉说,美国供应商因《国防生产法》而不能执行全球客户的订单,不仅难以扩大新冠疫苗生产规模,甚至连生产普通疫苗都面临困难。

        “疫苗民族主义”在发达国家之间同样上演。今年1月下旬,疫苗生产商阿斯利康宣布,因欧洲工厂的产能问题,对欧盟第一季度的疫苗供应将减少约60%。欧盟官员怀疑阿斯利康此举为英国政府对其施压所致。1月29日欧盟宣布,根据“脱欧”协议中的相关条款,限制数百万剂新冠疫苗从欧盟出口至北爱尔兰,英国政府官员将欧盟此举称为“黑手党般的行径”,而《每日邮报》则直接将其称为“欧盟挑起的疫苗战争”。3月2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欧盟保留禁止阿斯利康疫苗出口的选项,这是欧盟向阿斯利康传递的信息,必须先完成与欧盟的合同,然后再交付其他国家。”按照欧盟与阿斯利康的合同约定,供应欧盟的疫苗由欧盟和英国的工厂生产,但冯德莱恩表示:“欧盟不仅没有收到任何来自英国的疫苗,反而还在向英国交付疫苗。”对此,阿斯利康解释称,欧盟工厂的疫苗生产延误,导致供应欧盟的疫苗不足。不过,按照一些欧盟官员的说法,“这种情况下,疫苗仍在从欧盟运往英国,这实在是令人恼火”。此外,欧盟还指责英国方面采取了事实上的出口禁令以阻止疫苗出口到欧盟成员国,但英国方面对此予以否认。

    “疫苗民族主义”正破坏全球抗疫大局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大流行病之一,辉瑞、阿斯利康、莫德纳以及中国国药、科兴等数十种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发和上市让全球看到了抗疫的曙光,然而,愈演愈烈的“疫苗民族主义”却正在破坏全球抗疫大局。一方面,发达国家囤积了远超自己所需的疫苗,另一方面,相对贫穷的国家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及时获得疫苗,使得变种病毒肆虐,又反过来使得发达国家疫情复杂化。今年1月,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公布了一组相差悬殊的数据:49个高收入国家注射了超过3900万剂疫苗,而有的贫穷国家只注射了25剂。3月22日谭德塞在记者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全球在解决新冠疫苗分配不公方面做得太少,这令人震惊,世界正滑向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他说:“1月份时我曾说过,除非采取紧急措施确保(新冠)疫苗的公平分配,否则世界正处于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我们有办法避免这种失败,但令人震惊的是,我们几乎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这种失败。”谭德塞指出,高收入国家接种新冠疫苗的数量与通过世卫组织主导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接种的数量差距每天都在扩大。他提醒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得越久,就可能出现更多变异病毒,也就意味着疫苗可能更难应对这些变异;只要病毒持续传播,就会有感染者死亡,贸易和旅行将继续受到干扰,经济复苏也将进一步推迟。

        今年2月,即将上任的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韦阿拉警告称,“疫苗民族主义”将让新冠肺炎疫情结束的进程放缓,并可能给包括富国和穷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造成打击。伊韦阿拉向媒体表示:“在每个人都安全之前,没有人是安全的。现在奉行‘疫苗民族主义’没有好处,如果其他国家不接种疫苗,疫情还会反复。”伊韦阿拉还指出,研究表明,如果贫穷国家不能迅速给民众接种疫苗,全球经济产出将面临9万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其中大约一半的影响将由富裕国家承担。3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纪念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一周年的声明中指出,全球疫苗接种工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道德考验”。他说,确保所有人接种疫苗对重启全球经济、“帮助世界从封锁社会转向封锁病毒”至关重要。古特雷斯还再次呼吁将新冠疫苗视为“全球公共产品”。

    中国向“疫苗民族主义”说不

        疫苗是抗击病毒的利器,是拯救生命的希望,应当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日前表示,关于新冠疫苗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应树立共赢理念,摒弃零和思维,共同反对损人利己、囤积居奇、蛮横垄断的行径,尤其要反对“疫苗民族主义”。其实,早在2020年5月举行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郑重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指出,我们将履行承诺,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

        一直以来,中国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坚定站在疫苗国际合作的“第一方阵”,坚定担当疫苗公平分配的“第一梯队”,用实际行动反对“疫苗民族主义”。中国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明确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目前,我们正在或即将向80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对一些确实有困难的国家,我们还配套提供注射器方便其使用。中国还响应联合国号召,向各国维和人员捐赠疫苗。援助疫苗正在及时有序地交付,同时中国还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一些国家面临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威胁,各国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之路任重道远。疫情无国界,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唯有各国携手共同抵制“疫苗民族主义”,促进疫苗的公平合理分配,尤其是实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分配,才能赢得战胜疫情的最终胜利,也才能最终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作者:卢迪,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淮北师范大学基地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