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

    河南郑州郑东新区:

    这里活跃着一批流动党员绿化工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尚杰 本报通讯员 郑冰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3日 10版)

        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又到了一年中最好的植绿、护绿时节。

        漫步在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处处可见绿色美景。作为河南省率先实施市场化城市管养的区域,郑东新区通过持续不断的精细管养化提升,打造出了郑州之林、高铁公园、熊耳河和七里河两岸绿地等一批“绿色地标”,让市民享受到了“城在森林中、人在花园里、行在绿荫下、乐在芳草间”的生态之美。

        绿色美景背后,是绿化工人的辛勤付出。3月11日,在七里河畔,数百名绿化工人聚在一起,欢度一年一度的“绿化工人节”。一批“先进工作者”“管理能手”“优秀绿化工”“管养能手”受到表彰,他们胸戴大红花,接过红灿灿的荣誉证书,笑容绽放在脸上。

        “接受表彰的70多名工友中,党员占了一半多,他们把模范带头的‘党员红’写在每一寸绿地上。”郑东新区兴东园林绿化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东园林”)流动党员服务站站长冯义刚话语中带着满满的自豪。

        66岁的赵天河是管养三部绿化组长。去年10月,他在现场作业中不慎摔伤膝盖,公司同事和亲朋好友都劝他好好休养,但他放心不下新接手的管养区域,拄着拐杖到生产一线指导,确保了新增绿植的成活率。当他接过爱岗敬业模范证书时,忍不住落泪了。

        具有50年党龄的张喜良,在郑东新区16年如一日种绿、护绿,他干工作有股拼劲,对同事有股亲劲,乐于奉献有股傻劲,他创建的“共产党员管养示范区”一直是郑东新区绿化管养的标杆,吸引着省内外的同行前来学习观摩。这个“获奖专业户”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冯义刚因为抗疫期间的出色表现,也受到表彰。2020年年初,在抗击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冯义刚主动请缨,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高速路口连续奋战40余天,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劝返不符合进郑条件的机动车辆,手脚冻得发麻也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今年春节,他再次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主动留下来值班。

        “在兴东园林1600多名绿化工人中,有流动党员56名,他们是各个班组的业务骨干,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冯义刚说,这56名流动党员,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大部分是转业军人、退休教师、卸任村干部,有着较高的党性觉悟,眼下他们都全身心投入到郑东新区的植绿、护绿工作中。

        当初,流动党员服务站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生产难题。2016年1月,兴东园林党支部成立后,在“抓党建、促经营”的过程中发现,因为绿化管养工作脏、苦、累,待遇也不高,年轻人不愿意干,上岁数的人干不长,流动性很大,经常会面临“招工难”问题。但同时,流动党员队伍却相对稳定,并且在各个岗位上表现出色。公司便专门成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管养示范区”创评活动,积极推行党员驻部门分片包干责任制度,发挥流动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流动党员服务站成立后,老党员们耐心地对年轻党员“传帮带”,带动他们快速成长。1990年出生的青年党员王锰,大学毕业后当了绿化工,也曾感到失落。在老党员的感召下,他很快从工作中找到了乐趣与成就感,从一名现场管理员快速成长为主管、部门经理,让自己的青春“燃”在绿化生产一线,并因此连续3年荣获郑新建投党委颁发的“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2020年年初,王锰所在的管养七部接手了郑东新区高铁公园55万平方米的绿化养护工作,他带领130多名绿化工人,克服了土壤垃圾多、坡陡灌溉难等种种困难,使管养区域的绿化景观得到全面提升,如今的高铁公园百花已开,一趟趟列车沐浴着花香和春意穿行其中,成为郑东新区新的绿色地标。

        在流动党员服务站的带动下,有更多的力量加入植绿、护绿的队伍中来,他们在“美”上下功夫、在“靓”上做文章,把匠心融入城市管养的全过程,为打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王胜昔 尚杰 本报通讯员 郑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