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

    “大包干”开启农村改革序幕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3日 06版)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石马小区 新华社发

        当年农家茅草房 资料图片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首从安徽凤阳农民口中传唱开来的《大包干歌》,曾是上世纪80年代流行在中国农村的歌谣。

        1978年,历史在这里转折。

        那年夏秋,安徽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许多地方的农民被迫外出讨饭,以度荒年。

        那年冬天一个夜晚,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用按红手印的方式,在全国率先推行“大包干”,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巨幕。中国的改革由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40年来,安徽从率先实行“大包干”到土地确权颁证领到“红本本”,从全国农村费税改革试点再到“农村的“三变”改革,一次次为改革探索蹚路,始终与家国命运同频共振……

    坚持民生至上 改革永在路上

        周末,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里,严淑淑正在向游客讲解一张图片的故事。那是一张按着18个红手印的照片。严淑淑是听着爷爷讲这个故事长大的。严淑淑的爷爷是“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俊昌。

        “忍饥挨饿,老是吃不饱饭,实在没办法。”“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对当年的艰辛依旧难忘。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自“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小岗村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

        今天的小岗村,友谊大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阳光沐浴下,“大包干农家菜馆”门口,年逾七旬的关友江边在门口剥着葱,边招呼着客人。“现在吃穿不愁,像我这个菜馆,一年收入有20万。”关友江说。

        以“大包干”为代表的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迅速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1982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工作一号文件出台,这是一份毫不含糊地为包产(包干)到户正名的中央“红头文件”。之后,中共中央连续5年发出关于农村改革的一号文件,促使中国农村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深刻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如果说当年小岗村人的“冒天下之大不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那么,随后关于农村的各项改革,则直指百姓生活富裕和乡村振兴。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颁布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从温饱到脱贫,再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所有的改革凸显出一个重要的核心,“民生至上”。

    坚持实事求是 改革常讲常新

        “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考察时指出。

        皖北一座不起眼的小院,就是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镇政府办公所在地。26年前,时任党委书记刘兴杰和镇长李培杰就在这里酝酿了税费“一次清”的方案。1992年,新兴镇人均税费负担170元,而全镇农民年人均收入还不到600元。刘兴杰他们就动了改革念头:“全镇共有耕地8.9万亩,一年的财政支出在260万元左右,每亩一年只需交税30元,就能保证工作正常运转。”安徽又一次引领了农村改革,新兴镇也因此成为“全国农业税费改革第一镇”。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表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可谓中国农民的一大创造。“但什么算‘交够’‘留足’,缺乏客观标准。”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收费行为,中央明确提出了对现行农村税费制度进行改革。2000年,国务院正式确定安徽率先开展试点。2005年,安徽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从2006年起,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与1999年相比,当年全国农民减负1045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

        对于小岗人来说,“大包干”解决了吃饭问题,“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从温饱到小康,包干却成了坎儿。

        2015年,安徽省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同时赋予了农民长久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当年,安徽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证在小岗村颁发。

        今年2月3日,小岗村迎来第四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股东,村民每人喜提600元“红包”。小岗村成立的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实现“人人持股”,并连续四年分红。

        “如今确权颁证,广大农民可以甩开膀子去搞土地流转、入股,拿租金、分红利了。”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说,从按“红手印”到领“红本本”,从分“红利”到过上红红火火的生活,小岗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再度领跑。2015年至今,小岗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700元跃升至27600元,增幅达87.8%,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70万元增长至1160万元,增幅达73.1%。

        “让村民从‘户户包田’到实现对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遵从了时代的发展。”赵皖平说。

    坚持党的领导 改革行稳致远

        小岗村至今还保留着一处茅草房“当年农家”,当年,就是在这间茅草房里诞生了“红手印”。

        无独有偶,在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也保留着两间当年的茅草房,房子前面的雕像,展现的是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在村里调研的场景。

        1978年9月23日,遭遇旱灾的小井庄把全队158亩田地连同塘口、耕牛、农具、种子全部分到农户。“分田后,一周之内,全部播种了玉米和大豆。第二年,粮食总产量从3万公斤增加到4.5万公斤。”时任小井庄生产队队长何家桂回忆说,“区里原本是想借地度荒,结果搞成了包产到户。”

        “包产到户是农民承包土地之后,生产的粮、油、棉等要统统交到生产队,由队里统一上缴国家征购任务,提留集体储备,然后按户交上来的产量计算出工分,再实行统一分配,就是‘先承包、后算账’”,《起点——中国农村改革发端纪实》作者、安徽省政府参事钱念孙说,“大包干”则是农民在承包土地之时,就和生产队定好了合同契约,农民完成上缴国家的征购任务,交足集体提留,剩下多少都归农民自己所有,就是先算账、后承包。

        但无论哪种改革,在当时,都不为政策允许。为什么会有小井庄和小岗村的“破土”?

        “没有党的领导和支持,无论是小井庄还是小岗村的改革,都会胎死腹中”,钱念孙说,两地改革之所以成功,前期源于“省委六条”和“借地度荒”的铺垫,后期得益于各级党委的支持和担当。

        1977年,中共安徽省委出台《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省委六条”),为“大包干”的推行提供了适宜的“温床”。1978年,安徽出现旱灾后,安徽省委大胆作出了“借地度荒”的决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赢得了民心。

        “大包干”受到质疑时,万里先后多次赴小岗村和小井庄考察,明确“包产到户是联产承包制的一种形式”。

        1980年5月,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指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大包干”从此有了全国户口。

        “按红手印的事让我们晓得,党的政策决定家国命运,中南海和田间地头连着心呢。”回忆起当年的惊心动魄,严金昌深有感慨。

        4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改革创新是引领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俊昌坦言自己从未后悔过当初的决定,更庆幸在党的领导下,家乡的面貌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过去,做梦也没想到咱农民能过上现在的生活,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如今的严俊昌仍在关注着小岗村乃至整个国家的变化,内心时刻充满着自豪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布局了“十四五”期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政方针,为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复贫建起了防护网,为“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筑基立台。

        (本报记者 常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