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守护者忆旧:爷爷说,要用生命守护“宝书”

    讲述人: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原党支部书记 刘洪业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2日 16版)

        【一线讲述】

        我的爷爷叫刘世厚。自打小时候起,我就记得爷爷有个精心制作的小漆匣,他常从里面拿出一本书仔细欣赏,并说,这是咱家的“宝贝”,只许看,不许动。

        1975年的一天,84岁的爷爷突然说:“我把咱家‘宝贝’捐了。”原来,当时广饶县博物馆到刘集村开展革命文物征集,爷爷便将保存了43年的“宝书”——《共产党宣言》捐了出来。那天,爷爷给我讲了这本书的来历。

        1926年春,共产党员刘雨辉将一本《共产党宣言》送给刘集村党支部书记刘良才,后刘良才调任潍县,便把书转交给支部委员刘考文保存。1932年,革命形势日趋恶化,刘考文考虑到自己可能被捕,便把这本书托付给行事低调谨慎的爷爷,说:“这书务必保存好,它比我们的生命都重要。”

        爷爷把书秘密地封到了屋子山墙的雀眼里面。虽然敌人无数次疯狂搜寻,这本书却始终安然无恙。1945年1月,日军放火屠村,已经逃出村的爷爷想起了这本书,便冒着冲天火光偷偷潜回村里,从大火中把书“救”了出来。经此事后,爷爷决定把书埋到地下,并在埋书的地方砌了一座炕,这样即使是放火烧,也烧不到了。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才把书取了出来。经过核实,这本书由陈望道翻译,1920年8月出版。最终,它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1979年,爷爷与世长辞,他的精神感染了我。我于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连续担任了15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如今,已退休的我仍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疫情防控期间,率先捐款捐物、防控值守,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

        现在,我们村建起了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和《共产党宣言》陈列馆,成为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相信革命精神会代代传承,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杨雪丹、张胜、姚晓丹、陆健、赵秋丽、冯帆、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谭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