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逐步参与经贸、人权、社会等各领域事务,为重大问题解决和重要规则制定提供了中国方案。回溯历史,50年前中国为何被“抬进联合国”?50年后的今天,中国又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李东燕表示,联合国是中国与世界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舞台,中国在与联合国的合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也一直坚定支持联合国事业,是多边主义的坚定践行者。
新中国成立后顶住了国内外各种压力,站稳了脚跟,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也逐渐上升,成为支持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和维护国家独立的重要力量。20世纪60年代,通过民族解放运动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以非洲国家为最多。李东燕认为,这一趋势使联合国会员国构成发生了改变,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国家日益增多。“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重返联合国势不可挡。”
“联合国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最广阔的与世界互动的舞台,在这里中国广泛参与全球事务和国际合作,成了联合国全球议程的参与者、支持者和贡献者。”李东燕指出,重返联合国后,中国逐步加入了联合国各机构和多边条约机制,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融入世界。通过参与联合国国际机制和全球议程,中国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也具有了更大的世界意义。
李东燕认为,中国在经济发展和减贫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联合国全球发展和人权目标的实现作出了贡献。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以及对发展权、南南合作等概念的诠释和实践也融入了联合国全球价值原则和全球议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对外援助,实施了近3000个成套援助项目,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在李东燕看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道路,逐渐成为支持联合国全球议程和全球治理的积极力量。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逐渐发生变化。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传达了中国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援助、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世界妇女等重大全球议程的支持和承诺,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中国方案。
截至2020年,中国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成立5年来已开展了80多个项目,为联合国各领域提供了支持。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3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疫情也没有阻碍“一带一路”前进的步伐,“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蓬勃兴起。
(本报记者 蔺紫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