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5日 星期一

    永远为农牧民歌唱

    讲述人: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原队长 那顺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5日 07版)

        【奋斗足迹】 

        我是1975年招考进入内蒙古哲里木盟(现通辽市)乌兰牧骑的,当时16岁,担任独唱演员。

        那时我们下乡演出,一走就是20多天。一次去一个嘎查(牧区的行政村)演出,由于下雨,道路泥泞,队员们只好推着马车行走。从早上一直走到晚上10点。去了嘎查,发现牧民们仍然等着我们。他们给我们准备好了奶茶、油饼,一天没吃上饭的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我一生中最香的一顿晚餐。

        这些农牧民最远的从30多公里的地方赶来,就是为了看我们演出。当时我们已经演了两个多小时,把排练过的节目都演了个遍。但农牧民还是不愿意离开,于是我们一直演到凌晨2点,快4个小时。现在在剧场里,人们能坚持2个小时就不错了。可见那时候农牧民是多么需要乌兰牧骑,多么需要精神文化生活。演出结束,农牧民争着抢着把我们带回家休息、吃饭。农牧民的勤劳、纯朴、善良一直感动着我、教育着我,我要永远为农牧民歌唱。

        这么多年来,内蒙古乌兰牧骑的精神一直没有丢。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一个农牧民,我们就去演出。乌兰牧骑有一句口号: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

        蓝天当幕地当台,随时随地演起来。演员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精美的舞台,没有灯光,没有音响,演员们点着煤油灯、汽灯、火把在农舍或蒙古包中间的土地上为农牧民演出。演出结束后,有时借用当地群众的马车赶到下一个演出点。

        从赶着马车、骑着骆驼,到坐着拖拉机、大卡车,再到乘坐大巴、流动舞台车,乌兰牧骑的演出条件不断提档升级。60年来,内蒙古乌兰牧骑已经发展为75支,足迹遍布内蒙古农村牧区,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0多万场,各民族观众达2.12亿人次,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现在的乌兰牧骑,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和肯定,总书记希望我们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我在1987年演唱了《雕花的马鞍》,现在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为农牧民演唱这首歌。因为农牧民就是乌兰牧骑的摇篮。

        我做乌兰牧骑队员已经40多年了,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分钟也不愿离开人民群众,不管任何时候,都愿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不讲条件,不计代价,永远为农牧民歌唱。

        (本报记者高平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