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文学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理想和精神寄托的载体,发挥着强大的立柱铸魂力量。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更加需要高质量的文艺精品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内蒙古文艺创作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舞台剧目好戏连连。广大文艺工作者以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为崇高使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歌颂真情、定格感动、书写人民,用一部部精品记录时代足音,感受时代脉搏。从2017年起短短4年里,内蒙古在电影类、电视剧类、纪录片类、美术类、音乐舞蹈曲艺类、杂技类、网络文学类共实施重大题材文艺项目超百项,累计获得国家大奖、金奖30余项,涵盖所有艺术门类。
今天的内蒙古文艺,草原歌曲风靡大江南北;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获得文华奖、荷花奖;舞剧《骑兵》获得荷花奖;电视剧《安居》《北方大地》《枫叶红了》央视一套热播;电影《海林都》《守望相思树》院线长映;话剧《国家的孩子》入选第十三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大型马舞实景剧《千古马颂》成为文旅名片;水彩画《远方》摘得中国美术奖金奖;乌兰牧骑演出遍布每一个角落……
内蒙古文艺以其深厚的特色文化底蕴、深入人民中间的创作底气、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底色,成为我国文艺战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聚焦脱贫攻坚 书写时代史诗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的蒙古族刺绣传承人白晶莹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她带领当地2.6万名绣娘穿针引线,撑起“最美扶贫产业”。以科右中旗脱贫攻坚为题材的电视剧《枫叶红了》2020年在央视一套播出,这是内蒙古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一件文艺代表作。
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内蒙古引导广大作家艺术家强化责任担当、聚焦时代主题,扎根生活沃土,书写时代史诗。
2015年5月,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干部的解良主动申请驻村扶贫,从此成了乌兰察布察右中旗阿令朝村的“第一书记”。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村里新建了养殖棚圈,合作社也开始起步。可这时,解良一年的驻村期满,需要调回原单位工作了。知道这个消息后,57位村民联名写下《请愿书》,上面有57枚鲜红的手印,请求解良留下。
留下来的解良整合扶贫资金,在村里养殖效益更高的黑驴,又办起了石磨面粉加工厂、胡麻油加工厂。如今,阿令朝村已有49户贫困户脱贫。
以解良为原型,内蒙古艺术剧院创作了话剧《红手印》。讲述真实的故事,刻画真实的人物,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红手印》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很大部分来自这份真实。《红手印》自2018年底首演后,不仅在城市剧院公演,还在全区各个盟市的旗县进行巡演,共计演出60场。
“这部话剧提取的是众多扶贫干部的经典故事,我只是其中一个代表而已,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扶贫干部的艰辛付出。”作为《红手印》主人公的人物原型,解良这样评价这部话剧。剧中主人公身上汇集了万千一线扶贫干部的特质,《红手印》用浓缩的基层扶贫故事赞颂着扶贫的初心,一幕幕村民与第一书记之间磨合、奋斗的点滴让观众动容,也让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奋斗的朴素真理深入人心。
将激昂的笔触聚焦决战脱贫攻坚的第一现场,用艺术的语言描绘祖国北疆各族干部群众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跟党走的坚定、奋战的艰辛、决战的坚韧,塑造了更多的时代典型形象。内蒙古推出一批批脱贫攻坚的文艺作品,涉及文学、美术、摄影、雕塑、影视、戏剧等各艺术门类,通过文艺的形式反映在党的领导下摆脱绝对贫困的壮举,留下历史的记忆,见证伟大的进程,成为脱贫攻坚精神的宝库和永久档案。
传承红色基因 共筑精神家园
今年元旦,内蒙古原创舞剧《骑兵》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连演3天,好评如潮。1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骑兵》专家研讨会上,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骑兵》一定会在中国舞蹈艺术历史上、在中国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成为舞蹈史家写舞蹈史绕不过去的一个标志性作品。
内蒙古骑兵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曾参加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三次参加国庆阅兵仪式,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为铭记这段历史,向骑兵英雄致敬,内蒙古艺术剧院组织创作了中国首部以骑兵为题材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骑兵》。
《骑兵》总导演、编剧何燕敏说:“舞剧《骑兵》的创作动因就是对英雄的内蒙古骑兵有着无限的崇敬。作为本土艺术家,在创作上更应该有情怀、有责任、有真诚。新中国成立71年,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记住曾经为祖国流血牺牲的骑兵英雄。内蒙古骑兵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内心丰碑,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更不应该忘记英雄。”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民族精神最集中、最具体、最形象的体现,也是文学艺术常写常新、让人热血沸腾的主旋律。早在2017年,内蒙古率先谋划,向全国征集选题,启动“红色百年内蒙古”艺术精品工程。
电影《守望相思树》在2020年11月正式上映。影片根据发生在内蒙古阿尔山三角山哨所一颗相思树的真实故事改编创作而成。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看望慰问边防官兵。
1984年初夏,时任连长李相恩带队巡逻途中在哈拉哈河突遇险情,李相恩为救战友英勇牺牲。妻子郭凤荣为寄托哀思,在哨所旁种下一棵樟子松。2010年郭凤荣因病去世前,特意嘱托儿子李心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哈拉哈河,继续陪伴丈夫守好祖国北疆。
“优秀的文艺作品,应当聚焦时代主题,反映社会现实。如今关注国防、关心军人、关爱军属日渐成为一种社会自觉。影片表达的就是对军人荣誉的维护、价值的褒扬和付出的肯定。”全国青联委员、影片出品人、总制片人温馨说。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内蒙古创作了交响乐《旗帜》、话剧《信仰的力量》、纪录片《内蒙古骑兵》、电影《红色之子·单刀赴会》《警察日记》《片警宝音》,以光影记流年,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在创作中,以小人物为切入点,讲述大命题。无论是铮铮铁骨,还是坚韧柔情,保持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一批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作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汲取中华文化滋养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年春节期间,内蒙古推出线上“文艺年”,其中话剧《国家的孩子》成为观众热选剧目。《国家的孩子》取材于草原母亲抚养三千南方孤儿的壮举,描绘了各民族儿女守望相助的动人画卷,入选第十三届国家“五个一工程”作品奖。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引导各族作家艺术家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把是否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的思想价值标准。一部又一部书写家国情怀的艺术精品相继问世,优秀文艺作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独特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电影《海林都》取材于乌兰牧骑队员抚养南方孤儿的故事,把守望相助理念和乌兰牧骑精神完美结合,引导人们求真、崇善、向美,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内蒙古著名作家肖亦农查阅上千万字的文史资料,数次前往民族地区寻找鲜活细节、时代气息和生动人物,历时12年完成长篇小说《穹庐》,全景式地展示了1920年前后布里亚特人一路征战回归祖国的征程,围绕捍卫、生存和回归主题,完成了一次对民族命运、国家兴衰、战争与和平的书写。
京剧《大盛魁》是弘扬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又一力作,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第五批“舞台剧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大盛魁》深挖大盛魁商号当年的经商之道和商业成绩,以及草原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的历史故事,将开放包容、互联互通、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带给观众。
内蒙古艺术创作,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出艺术精品。围绕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各地区各部门精心策划组织系列主题宣传,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讲好内蒙古故事。广大的艺术工作者组织专业团队、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作,以接地气的方式实现艺术服务大众的使命。这些艺术品牌带有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特征和中华文化符号特征,具有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在推进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绿色内蒙古、幸福内蒙古等弘扬时代主旋律的艺术创作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 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