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1日 星期四

    中俄共同开启国际月球科研合作新时代

    作者:本报记者 韩显阳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11日 12版)

        经两国政府批准,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9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谅解备忘录》)。此间航天专家指出,该文件的签署开启了中俄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广泛合作、推进全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太空的新时代。

     俄罗斯主流媒体高度关注

        中俄两国政府代表签署《谅解备忘录》的消息,立即引起了俄罗斯主流媒体的热切关注。俄国家通讯社塔斯社称,国际月球科研站将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伙伴开放,加强科学研究交流以造福全人类,“中俄两国在该领域内的合作既涵盖对月球表面的研究,也涉及对月球轨道实施联合研究项目”。

        俄卫星通讯社指出,根据该《谅解备忘录》,中俄将共同制定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路线图,并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和运营等方面开展紧密协作,包括向国际社会开展项目推介。

        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的话说,该《谅解备忘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联邦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关于建立联合月球与深空探测数据中心的合作协定》签署的。罗戈津则指出,中国近年来在航天科研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是值得合作的伙伴”。

        《消息报》透露,根据《谅解备忘录》,两国将协同实施俄“月球-资源-1”轨道器和中国“嫦娥七号”探测器的月球极地探测任务,计划在月球科研站上开展“多学科、多用途研究工作”。“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在播发的“俄中在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方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消息中表示,俄总理米舒斯京2月签署命令,批准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与中方签署《谅解备忘录》的提议。此外,俄中还正在研究联合建设月球站的技术实施问题。

    中俄月球科研“强强合作”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9日发布的公告称,国际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轨道上建设的可进行月球探索和利用、月基观测、基础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等多学科多目标科研活动,可长期自主运行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基地。

        此间观察家指出,中俄共同推动国际月球科研合作对于两国双边关系、全球多边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此举是中俄关系不断深化并走向务实的必然成果。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7日表示,中俄两国要互为战略依托、互为发展机遇、互为全球伙伴。双方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显然,中俄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无疑是两国互利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

        其次,此举得益于中俄间历史悠久的航天合作。张汉晖说,中俄近30年来不断深化和扩大合作领域,在对地观测、月球与深空探测、航天电子元器件、空间碎片监测等多个领域已取得卓有成效的合作成果。

        再次,此举彰显中俄高度认可对方航天能力。俄方认为,中国在探索月球项目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去年年底,中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从月球获得月壤样品并带回地球,“玉兔二号”月球车还在月球背面持续探测。同时,继承了苏联在月球探测领域卓越成就的航天强国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依然拥有其他国家所无可比拟的技术和经验。

        俄航天领域专家约宁表示,早在2017年,俄国家航天集团公司与美国宇航局宣布两国将共同创建月球科研站,其目标是到2024年让宇航员平安登陆月球并返回以及建立常态化驻留机制。然而,俄今年1月正式退出该计划。罗戈津说,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国际合作计划,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外部合作伙伴参与有限、主要由美国主导的政治项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俄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方案则是积聚各方力量,“可能有金砖国家以及伊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国加入”。

    中俄探月合作前景可期

        张汉晖日前在接受俄国际文传电讯社采访时表示,中俄双方正积极高效地落实科技领域的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无疑为两国在月球研究与深空探测领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俄科学院航天研究所所长彼得鲁科维奇表示,俄中9日签署《谅解备忘录》是两国未来朝向达成《关于国际月球科研基地的协议》这个更高目标“迈出的第一步”。他透露,一年内还会有好消息传来,如研究技术实施方案、确定月球科研站外观、从月球不同地点采集月壤、协调开展月震研究联合项目等,“当然,还会规划俄中宇航员在月球科研站地点着陆”。

        罗戈津9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俄方已经邀请张克俭局长出席将在俄东方航天发射场举行的“月球25号”探测器发射仪式。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俄计划今年10月1日使用装载“巡航舰”推进器的“联盟-2.1B”号运载火箭将“月球25号”探测器送入太空,成为俄现代历史上首个发送到月球的探测器。发射升空后10日内,“月球25号”计划在月球南部软着陆。主要着陆区位于博古斯瓦夫斯基环形山北侧,备选地点位于曼齐尼环形山以西南。

        据有关报告,由中俄两国牵头在月球南极建立的科研站,将邀请全球有意愿的国家一道进行长期和大规模的科学探索、技术实验和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此间分析人士预测,中俄共推的国际月球科研站有望在本世纪30年代初投入运营,两国月球科研合作前景可期。

        (本报莫斯科3月10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