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
嘉宾:
黄庆学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
余兴安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
何金英代表(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学正高级教师)
主持人:
本报记者 罗旭
“十三五”时期,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雪龙二号”首航南极,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这份亮丽的成绩单,与人才创新活力的释放密不可分。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十四五”时期,我国进一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引擎,要优先处理好哪几个突出问题?听听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1.当务之急:关注没有“帽子”的青年人才
●故事:2020未来科学大奖揭晓。“生命科学奖”获奖者、96岁的王振义教授表示,作为一个受奖者当然非常高兴,但是为什么不奖励年轻人呢?
主持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如何把科研支持力量更多给予青年人才?
黄庆学:立足新时代,激发广大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砥砺前行,是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重要任务。各部门、各级领导不应只将目光聚焦于“大师”和“顶尖人才”,而应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千千万万没有任何“帽子”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身上。要在体制机制、管理服务等方面继续创新突破,不断革除束缚人才发展的壁垒,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为青年优秀人才创造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
余兴安:2020年年底,教育部颁布《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要求,不把人才称号作为评价人才、配置学术资源的唯一依据,不单纯以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可以预期,“十四五”时期,国家将会给青年人才搭更高、更大的平台,让他们挑大梁、大胆创新,尽快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何金英:要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形成良性竞争氛围,让优秀的青年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并充分施展才能。同时,也要积极鼓励青年到艰苦的一线吃苦磨炼、增长才干,放手让青年在重要领域和重要岗位上攻坚克难、施展才华,积极为青年创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条件。
2.破除沉疴:让科研人员告别论文“紧箍咒”
●声音:“2020年,没有一个清华学生因发表SCI论文数量不够而无法申请学位,但这并非放松毕业要求。”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这是高校改革的目的所在: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编辑和审稿人。
主持人: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苦论文数量久矣。破除这一沉疴,需要做出何种努力?
余兴安:要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同时还要注重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使更多科研人员能够沉下心来、潜心向学、埋头苦干。
何金英:系统解决“唯论文”问题,需要在思想观念、评价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走出“唯”的死胡同。缓解“唯论文”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应当真正引入专业评价,建立多主体专业评价体系,多方相关印证和监督,整体形成良性的评价生态,从而系统、可持续、彻底地解决“唯”的问题。
黄庆学:不解除那些压在科技人才身上的沉重压力,不废除那些强加给他们的“契约”,不取消那些导致他们去追求“短平快”的规定,青年科技人才就难以健康成长,科技界的急功近利现象就无法根除。要加大对长期坐“冷板凳”从事科研和基础研究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队伍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励大家勇于探索、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
3.现实课题:引进人才如何用得好留得住
●热点:给予博士生购房补贴100万元、硕士生50万元、本科生25万元,近来一个三线城市的“抢才”新政成为网上热点。随着“人才大战”不断加剧,每年都有城市放出类似“抢才大招”。
主持人:近几年来,我国各大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大战愈演愈烈。这就产生了一个现实课题——人才引进后,如何用得好留得住?
黄庆学:近年来,不少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花费重金向全社会“招贤纳士”。但遗憾的是,在引才成本不断攀升的同时,人才发挥作用情况却与预期相去甚远,最终导致人才再次远走高飞。必须建设有温度的人才生态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政策、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让人才服务水平与城市治理能级适配,才能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何金英:2020年,人才领域热点新闻不断,“快递小哥”获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直播网红”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职业农民获评正高级职称……从某种程度而言,一座城市在人才评价上的包容度、开放性,是城市本身开放性、创新性的直接体现。一座“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机遇之城,才能让各类人才蜂拥而来、各展其才。
余兴安:当今时代,人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人才生态才是更为持久和根本的竞争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必须以一流的人才生态为依托。只有营造一流人才生态,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才能打造出让人才“如鱼得水”的环境,才能让全球人才向往、融入、扎根,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支撑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