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7日 星期日

    立足新发展阶段 开局起步信心足

    作者:本报记者 张胜 温源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7日 05版)

        新发展阶段,我们对于“美丽中国”有哪些新期待,请扫码观看谷树忠委员的答案

    1、应对新挑战,中国经济潜力大势头稳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非凡成就背后,是我国显著的制度优势和不断提升的治理效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国华电集团董事长温枢刚代表表示,在新发展阶段,中国企业要积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把创新放在更高位置,掌握战略主动权,尤其要加大“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创新催生新动能、以改革激发新活力。

        去年应聘到新疆油田公司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0届毕业生李树东和很多制造工人一样,感受着制造强国的铿锵步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尽管油气行业进入了‘寒冬’,但石油人的工作热情丝毫未减。”

        “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庆华感叹,“现在,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基础。”

    2、聚焦新任务,改革创新质量高动能强

        春节一过,贵州省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蜡染传承人彭艺更加忙碌了。她从事蜡染多年,不仅依靠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身边不少苗族同胞从事蜡染工作,用一双双巧手绘出了幸福生活。

        获得感的成色、幸福感的暖色、安全感的底色,在“两个一百年”的时空交汇点,共同汇聚成中华民族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的闪亮色彩。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认为,我国要通过改革创新构建一个有韧性的供给格局、一个以居民消费为主体的需求格局、一个向居民部门倾斜的收入分配格局、一个适应需求变化和消费升级的生产格局,以及一个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格局。

        “在新发展阶段,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更高、现代化程度更高、现代化标准更高。”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韩庆祥委员看来,应坚持系统观念,解决好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发展环境、发展基础、发展空间、发展着力点、发展目的等方面的问题。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委员强调,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人文学者不仅要走出象牙塔,更要善于将视野转向中国社会的基层,坚守乡土情怀,秉持致用精神,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并推动建构起真正聚焦时代关切、洞察社会现实的综合性人文交叉学科,以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

        来自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的质量管理员邹彬代表注意到,农民工群体青黄不接、代际断层的问题日渐严峻。他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加强新时代产业工人培育,进一步落实企业办校的相关激励政策,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加大就业承接相关产业链建设,以新型平台承接人才转移,满足社会高质量就业需求。

    3、把握新机遇,社会发展信心满干劲足

        步入新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国机研究院副总经理赵剡水代表建议,“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实施积极的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一方面不断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保障能力,夯实社会财富储备,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有所养”;另一方面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健康老龄化向积极老龄化观念转变,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江苏亚萍集团公司董事长陆亚萍代表建议,筑牢基础,关键是人。要吸引一批有资本、有“乡愁”、想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引进一批有学历、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知识农民”;提升一批对农业有感情、有经验、有劳动能力的“老龄农民”。

        “美丽中国”正在成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委员看来,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田沃、景秀、园洁、居美的“美丽中国”目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努力目标,是激励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新发展阶段是新的起点、新的平台,更是新的机遇、新的战场。”谈及未来,王恒亮信心满怀:“我们要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和大家一起创造更好的日子、更美的生活。”

        (本报记者 张胜 温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