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4日 星期四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写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4日 04版)

        2月14日,运动员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云顶滑雪公园训练。新华社发

        2月8日,施工人员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内施工。新华社发

        2月8日,施工人员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进行外幕墙施工。新华社发

        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比赛大厅的冰壶赛道。新华社发

        2月28日,延(北京延庆)崇(河北崇礼)高速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互通一号桥雪景。新华社发

        扫二维码 了解更多信息

        伴随着2022年3月4日的临近,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这一全球最大规模的冬季综合性残奥体育盛会正向我们走来。

        2008年9月6日晚8点,北京残奥会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147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4000多名运动员共襄盛举,使北京残奥会成为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残奥会。这是一个空前的数字,表现出全球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空前发展。一年后的2022年3月4日,世界各地的冬季残疾人运动员们将来到北京,在“鸟巢”等体育场馆,在塞外山峦间的长城边,向世界展现残奥运动员精彩的运动表现,用“勇气、决心、激励、平等”鼓舞世界。

        1976年诞生于瑞典恩舍尔兹维克的冬季残奥会是世界残疾人的冬季体育盛会,也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活动。从已举办过的12届冬季残奥会可以看出,它为增进各国和地区残疾人运动员之间的友好交流、密切各个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的联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即将在北京举办的第13届冬残奥会,无疑将会扩大中国残疾人体育在世界的影响。中国残联主席、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张海迪说:“中国举办冬残奥会使全社会对“人文、人道、人权”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推动残疾人的康复、就业、就学等各项保障及残疾人文化事业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意识,充分体现国家的文明进步。”

        自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办权,在此后5年多的筹办时间里,北京冬残奥会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体现“包容性”理念,努力为广大运动员提供一流的竞赛场地和赛事服务,创造良好的参赛体验和参赛环境。几年来,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各国家和地区残奥委会紧密合作,同步推进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如今,所有竞赛场馆已全部完工,竞赛组织和交通、医疗、餐饮、住宿等赛事服务有序开展。上月底,大会的组织者们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积极开展测试活动,获得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此外,北京冬残奥会宣传推广活动丰富多彩,发布了会徽、吉祥物、音乐作品,以及冬残奥项目知识介绍片;征集主题口号,举办国际残疾人日体验冰雪运动、冬残奥进社区推广活动,介绍残奥体育知识;进一步推动主办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强化无障碍通用设计,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北京冬残奥会作出的所有努力,必将为世界残疾人体育事业留下宝贵的遗产,也为北京、张家口两座举办城市留下可贵的可持续遗产。

        举办冬残奥会将极大地提升中国残疾人冬季体育事业的水平与实力。自2015年获得残奥会主办权后,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6年来,通过在人才布局、加强合作、举办和参加赛事等方面不懈努力,我国冬残奥运动员、技术官员人数不断提升,训练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参赛成绩逐步取得历史性突破;通过连续5年举办“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带动了更多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残疾人冬残奥运动员从最初的50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上百人;冬残奥项目由2个拓展到6个,实现了冬残奥比赛大项全覆盖。2016年以来,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59项国际冬季赛事,获得38枚金牌,特别是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轮椅冰壶队实现了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更多残疾人创造了参与的机会。残疾人参加体育训练的设施越来越好,越来越先进。全国有45个残疾人体育训练设施,2020年,还建成了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

        残奥会和冬残奥会都会给人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观看残奥会比赛,能够真切感受到残疾人运动员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人生的价值、追求的力量,从而更加勇敢地面对挫折。通过举办2008年北京残奥会,北京和各协办城市成为基本无障碍的城市,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而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筹备和举办,将进一步促进北京等各个赛区无障碍设备的建设和升级,更能鼓励和推动残疾人朋友们积极投身到冬季体育运动当中,提高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对残疾人体育的认知度,使“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使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得以诠释。

        今天,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张海迪表示,在未来的一年里,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将会继续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全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努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让更多残疾人参与冬残奥会,感受冬残奥会带来的欢乐和鼓舞。

        (本报记者 王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