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迎两会特稿】
2021年春节,一群唐朝宫女火了。
她们面若满月、云髻轻挽、憨态可掬、顾盼生姿;她们行若轻风,穿梭古今,踏歌起舞,“曳雾绡之轻裾”。舞蹈《唐宫夜宴》一经播出,迅速破圈,很多网友直呼“美醉了”。
文化之水,如此绵延不止,如此温润人心。
春节前夕,多国元首录制视频,向所有庆祝传统新年的人们致以美好的祝福。文化的力量,跨越山河阻隔,深深与世界共鸣。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文化不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十四五”期间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重中之重。文化强国建设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必由之路,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中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于殿利委员如是说。
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2月21日晚,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代表结束最后一场演出,在快手上发了一个短视频:“忠孝节义四部曲深圳演出圆满落幕。”李树建代表欣慰地叹了口气,现场观众很热情,功夫总算没有白费。
一边是传统戏曲,一边是开放前沿城市,让豫剧在新时代流行起来,这是李树建代表此次来深圳演出的深意,“戏曲走进观众就生,离开观众就亡,戏是演给人看的,没有人看戏,戏曲慢慢就消失了”。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去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他们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
李树建代表听了回信很振奋。“我们戏曲人一定要牢记嘱托,把创作作为立身之本。”他平时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却频频触网触端。“要了解年轻人的需求,适应他们的欣赏习惯。用一些兼具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精彩唱段吸引他们关注戏曲,了解戏曲,继而吸引到线下。”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传统文化不是远去的历史,不是抽象的符号,不是过时的皮囊,是民族前进的原力,是根脉。
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绵延不绝,就在于凝结了独特的文化追求和精神标识;在历史沉浮跌宕中之所以愈挫愈勇、不断发展,就在于锻造了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文化共同体。
“我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书记念兹在兹,时时惦念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近年来,从传统戏曲到文物保护,从非遗传承到文史典籍,从传统村落到年俗节庆,中华传统文化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迎风复苏,恣意绽放。
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委员最近成了传统文化代言人。由她担任艺术总监的《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后,引发现象级传播,当晚话题阅读量就超过4.5亿人次。该节目依托典籍来讲中国故事,探寻华夏文明弦歌不辍的文化密码。
节目成为爆款,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田沁鑫委员分析说:“节目挖掘出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并让它穿透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
中华传统文化重点在保护,难点在传承。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怎样以古人之规矩,开今日之生面?
“这就需要艺术家在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探得‘宝物’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提取精神内涵,同时积极运用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技术手段,让传统题材作品既葆有传统的独特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田沁鑫委员颇有心得。
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建设亦如是。
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美好的生活,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
来自基层的马慧娟代表话白理不白:“没有文化,只长庄稼的土地终究是贫瘠的。”
马慧娟代表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村民。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这里的百姓都是从大山深处搬迁而来的。这几年,村子富裕了,但文化生活仍然很匮乏,“在村里想借本书比借钱都难”。她想让这里精神脱贫,解心灵之渴。
带着这样的心愿,马慧娟代表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在这里,农民可以学习文化知识,还能了解政策和法律,在精神上也能有更高追求。在她的推动下,文化清风吹进了田间乡野。
“文化进步,不是一个人、一个村庄、一个乡镇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世上一切事物中,知识是最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离不开读书学习,这归根到底要靠我们所有人去实现。”马慧娟代表呼吁共同为文化建设接力。
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文化舞台的聚光灯,一旦对准了人民,时代和历史的画卷就格外生动逼真。
2020年年初,疫情肆虐,大地悲歌。中国文艺工作者化身轻骑兵,通过网络直播,为医护人员和病人送去温暖和祝福。“方舱医院直播”,覆盖武汉13家方舱医院,成为抗疫战场上的一抹暖色。
去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组织“2020中国一日·美好小康——中国作家在行动”,作家带领观众重回脱贫村,体验当地百姓美好的一天。连续12个小时的直播,获得了3亿多人次的观看量。
今年春节,当国外电影院仍在疫情迷雾中艰难徘徊时,中国春节档电影票房却打破纪录。或幽默,或悬疑,或温情,春节档电影让“就地过年”的人们少了些许孤单。
心里有人民,笔下有乾坤;脚下沾泥土,繁花自芬芳。
“以精品奉献人民,是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职责与使命是精神的灯火,引领文化艺术工作者将一己情感、自我体验和个人命运,融入当下社会生活的精神、风尚、趣味中,传达时代力量和人民心声。”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掖平委员说。
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国话语和中国文化彰显中国价值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格局重构,秩序重建,价值重塑。人类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怎么走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有国外学者指出,“这个时候,了解中国这个伟大文明非常重要,不论是从历史、文化、商业还是教育的角度,西方人都应该了解中国”。
文化是通向世界的使者。只有把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播开来,世界才能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逻辑;只有在文明互鉴中厚植包容共存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行稳致远。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委员脑中时常会浮现两个情景——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吴为山塑造的马克思雕像被竖在了德国特里尔,当时有150多家媒体去参观报道;乌拉圭副总统访问中国时,专门到访吴为山的工作室,提出把老子、孔子、李白的雕像立到乌拉圭首都广场。
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只是中国之志,更是世界之需。
“加强文化交流,是消除文化隔阂,消除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够了解的一个最好途径。”吴为山委员提出,文化交流要做到“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一张脸是指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一颗心是彼此坦诚真挚温厚之心,一个魂是共同维护珍爱和平之魂,“通过人文交流面对面、心连心,情相依、脉相连,定能在人类命运的共同海洋里相互依存、互助前行”。
这两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铿锵有力——
去年12月,“太极拳”和“送王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文化惊艳世界。
春节前夕,光明日报社举办“四海迎春 天下一家——全球共写新春联”活动,收到30多个国家发来的春联视频,纷纷向“国家英雄”和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送去春联祝福。
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微发文宣布,中国文化视频博主李子柒在海外某视频平台订阅量超1410万,打破了该视频网站“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纪录,成为世界看中国的重要窗口。
背靠强大的祖国,头顶文化的星辰,中国文化艺术界正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越来越深入地参与世界文化格局建构。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代表经常会重温那个瞬间。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叮嘱,要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
这两年,敦煌研究院积极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跟国外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并制作了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展现“一带一路”上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
苏伯民代表表示,今天,我们走好新丝路,就是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之树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巨大根系,是中国人民迎风搏浪时的定海神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陈崎嵘委员坚信,只要我国文化葆有发展动力、创新活力、融合能力、影响伟力,我们就能战胜一切风险与挑战,立于不败之地。
(本报记者 刘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