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题材选择与题旨聚焦素来是对创作者的考验和挑战。无论是深情凝望和吟唱雄伟的山河、博大的文化、缤纷的风物,抑或记录讲述人民的喜怒哀乐、英雄壮举,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奋斗,其艺术价值都体现于既能精到选择与瞄准,更能深度推动与挖掘,包括对可贵精神的提炼与凝聚,这是艺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
音乐剧《在远方》赋予了“远方”多重意寓,“远方”是希望,是梦想,也是要送达的快递的方向。通过演绎快递小哥的辛勤创造、坚定追求,聚焦大时代背景下的平凡小人物,《在远方》勾描出快递业2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折射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迁,真诚赞美劳动者“每个人都了不起”的力量来源,在题材和精神世界的开掘上别具一格。
《在远方》的“快递”故事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适值改革开放风生水起。主人公姚远是民营快递业发展初期的一个代表,当初的民营快递属于非法行为,常受到邮政部门的严密稽查,每一单生意、每一次出门,都充满艰辛和东躲西藏的不确定性。作品选择以姚远为代表的一个个怀揣梦想的普通劳动者,用他们的青春、奋斗,诉说信念的坚定生长和因新生活燃起的新希望。剧场里,观众为快递小哥的生活唏嘘,又为他们内心的追求所牵引。
他们的故事缘何动人?快递小哥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作品着眼这群小人物的打拼和向往。他们虽然渺小,“干着最急的活,住在老鼠乱窜的黑暗仓库里”,但他们知足,在不甘中笑着面对生活,“汗流过耳边,累只有一点点”,他们相信“每一天都是一个起点,只要不管不顾站起就跑,就会冲上云天,未来我们看得见。”他们拥有对于远方和未来的梦想:姚远想开自己的快递公司,让兄弟们过上好日子;高畅想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大时代的褶皱里,小人物的奔波与希望,像一丝丝细雨飘进观众心里,唤起回忆与激情。
剧中的快递小哥始终在奔跑,向着远方。“奔跑”是主创赋予剧作的一粒种子,充满隐喻与象征。无论是创业起步,还是事业布局,向着寻找资本合作的更高台阶出发,“奔跑”始终蕴含着实现价值的明朗意象,与全剧的题旨内核“远方不是脚到达的地方,而是心超越的地方”形成辉映,追梦路上步履不停,这片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会有明媚的阳光。
音乐剧是高度综合的舞台艺术。《在远方》中,一群鲜活的人物,悦耳动听的歌曲,青春勃发的演出阵容,构成剧作鲜明的身份辨识度。“远方在哪里?”“远方是什么?”在都市打拼的青年都曾有过类似的迷惘,剧中由阿云嘎创作并演唱的主题曲《何处是远方》,深情诉说了对于青春、理想、奋斗的理解,“人生在世界,都要守护一个梦想。何处是远方,在心里还是想去更远的地方。”舞台设计简约阳刚,现代时尚,变换丰富。从漏雨的地下室仓库住处,到巨大的钢铁货架、原木色的快递箱,再到新世纪的快递传送带,年代质感和时代气息浓郁。流畅的场景转换中,中国民营快递业从无到有,由“黑”转“白”的迅猛发展历程,得到清晰呈现。观众看得到历史,摸得到温度,感受得到时代变迁。
《在远方》青春而富有活力的舞台呈现令人赏心悦目。旋律引人心动;多位演员因丰富的艺术积累自带观众流量;歌舞演员的表演朝气蓬勃。小人物的不屈奋斗、青年男女的离合聚散,展现得不落俗套。在具有工业美感的舞台设计及场景调度中,作品迸发出的情感和勇往直前精神,契合了当代观众尤其年轻观众的兴趣点,浓厚的生活气息、艺术美感和鲜活的时代氛围,使人深受感染。
音乐剧《在远方》改编自申捷的同名电视剧,编剧仍为申捷。电视剧曾斩获2020年白玉兰奖4项提名,54集长度的电视剧被浓缩于两个多小时的舞台,清晰的叙事和明确的主旨,体现了编剧重新建构的功力。
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更是一种创作精神。以当代审美意识,观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以适合观众审美情趣的艺术表达,生动形象讲述中国故事——《在远方》融合时尚元素,提供了阳光励志讲述中国故事的艺术样本,为普通劳动者精神世界的开掘、为原创音乐剧的创新性发展带来有益参照。
(作者:刘玉琴,系《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