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8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第683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9日 星期五

    “农家书屋+”助推海南乡村振兴

    作者:夏锋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9日 08版)

        读者在海南凤凰九里书屋阅读。资料图片

        三亚西岛渔村海上书房。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农家书屋工程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2009年,海南启动农家书屋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农家书屋成为助推海南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在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大背景下,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事关改革开放的大局。农家书屋有条件、有责任打造成为海南自贸港的一张亮丽名片和美丽乡村的文化地标。

    1.打造农家书屋的海南模式 

        十多年来,海南农家书屋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发展路径,初步实现了传统农家书屋的提质增效和升级版“乡村美丽书屋”建设。农家书屋有了新内涵、新机制、新模式。

        一是以“农家书屋+”为路径推进传统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农家书屋就是设在农村、专为农民服务的“小图书馆”。随着“十三五”时期海南行政村文化室的全覆盖,农家书屋基本都迁至人口相对集中的村文化室,配备了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解决了农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但由于书屋功能单一,书籍更新慢、不合口味,以及多数农民还没有阅读习惯等问题,农家书屋的实际利用率并不高。针对现实问题,海南给农家书屋做加法,鼓励农家书屋和基层各类设施、场所、项目相结合,通过“农家书屋+村邮站”“农家书屋+电商平台”“农家书屋+美丽乡村驿站”“农家书屋+妇女之家”“农家书屋+残疾人阅读平台”“农家书屋+扶贫夜校”“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共建模式,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和延伸服务。从实践看,海南的农家书屋已从单一的阅读功能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变,新功能的注入让农家书屋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例如,海南推动“农家书屋+村邮站”资源整合,村民不但可以在农闲时间到农家书屋看书学习,还可以到文化村邮服务站办理交水电费、电话网络费等业务,成为便民服务的窗口。

        二是按照“政府+企业+村民”的模式打造农家书屋升级版——“乡村美丽书屋”。如何提高可持续运行能力是农家书屋高质量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经过近几年探索,海南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村民”合力建设“乡村美丽书屋”的模式。各级政府在加大资金、政策支持的同时,在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鼓励企业、社会阅读服务机构、志愿者、村民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美丽书屋”建设和管理。升级版的乡村书屋大都设在环境优美的乡村、渔村,除承担村民的公共阅读服务外,兼具经营性的旅游休闲、文化服务等功能,成为美丽乡村不可或缺的文化场所、文化空间和旅游休闲驿站。书屋由公司或合作社等经营实体建设,人员和管理由公司负责,政府对提供的公共服务给予一定支持。例如,在琼中乡村建立的“盒子书房”,成为当地孩子们的“第二学堂”,也成为背包族的旅游打卡地。“乡村美丽书屋”正在努力寻求公共文化事业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实现农家书屋“一家独办”向“合力共办、共建共享”的转变。

        三是初步形成“两条腿走路行稳致远”的发展格局。海南的农家书屋已初步实现了公益性和商业性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农家书屋+”作为惠民工程,其基本阅读属性没有丢,而且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增强。另一方面,着力在增量上做文章,打造农家书屋升级版。“乡村美丽书屋”保留了传统农家书屋的共性特质,又突出特性,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发商业价值,鼓励文化创意公司主导运营,挖掘出书屋的产业功能,建设美丽乡村的文化地标。例如,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溪边小学旁的“溪边书屋”,其创办者牵头以村里的三角梅合作社为书屋建设主体,与周边三角梅风景长廊连为一体,既成为村民特别是孩子们的课外阅览室和公共文化活动室,也向游客提供餐饮、民宿和阅读文化讲座服务。

    2.发挥农家书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海南探索农家书屋的新发展模式,在助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农家书屋+”助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海南用好“农家书屋+”,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配备“农味儿”的精神食粮,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乡风文明注入源泉活力,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阵地。例如,党的十九大一闭幕,海南就拨专款为农家书屋购置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实现了全省2695家农家书屋党的十九大相关读物全覆盖。

        二是“乡村美丽书屋”助力全域旅游建设。海南提出要加快全域旅游建设,做到“处处有旅游、行行加旅游”。“乡村书屋+乡村旅游”模式,以基层阅读、乡村旅游为衔接点和主要发展阵地,将“乡村书屋”融入全域旅游,打造新型文化旅游深层次阅读空间,满足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附加值的转型升级需求,增加了游客旅游体验,提高了“乡村书屋”的利用率。例如,三亚西岛的3艘“海上书房”,集海上图书馆、沙龙空间、儿童阅读活动室于一体,联合全省四家书房推出耕读者旅行路线;海口的“火山书吧+人民骑兵营”由闲置荒废七年的岭西小学改建而成,打造集旅游、自行车运动、农业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创新型经营项目。这种模式既满足了经营性实体对提升文化档次、践行社会责任的追求,也解决了农家书屋公益性项目长效发展问题,带动了海南全域旅游的发展。

        三是“乡村美丽书屋”助力返乡创业和扶贫富民。海南“乡村美丽书屋”的创办者多为富有情怀、有创业激情的年轻人。他们把乡村作为天然的创意空间,以山、海、河、村庄为道具和素材,以“乡村书屋”为载体,深挖乡村历史文化内涵,把文化种子和创意元素植入美丽乡村。“溪边书屋”“海上书房”“火山书吧”“盒子书房”“大石岭书房”“凤鸣书屋”,一座座有品牌、有特色、有温度的书屋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例如,“盒子书房”“海上书房”的创办者秦加一,是琼中返乡创业者。她探索“半公益、半商业”发展模式,把文化创意元素注入书屋,除了帮助村民梳理历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还帮助村民策划文创产品,提升本地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3.多举措加快海南“农家书屋+”建设  

        “十四五”是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时期。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和载体,服务基层群众公共阅读需求,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质,带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强广大村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乡村振兴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从多方面继续发力加快海南“农家书屋+”建设。

        一是把“乡村美丽书屋”建设作为优化海南营商环境、打造乡村文化客厅的重大任务。文化软实力是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总部企业、国际化人才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既需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也要加快建设多元包容的文化软环境。文化软实力一直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十四五”时期应继续做强做精做特“乡村美丽书屋”,打造美丽乡村的文化客厅;在此基础上,将乡村文化客厅扩展到园区和国际化人才聚集的场所,打造高品质的公共文化空间,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和集成合力。

        二是加大对“乡村美丽书屋”的支持,完善多元主体供给机制。“乡村美丽书屋”给乡村居民带来了很多福利,但创办者和经营团队也面临很多困难。有不少有情怀的创办者,在经营“乡村美丽书屋”时,都苦于商业项目收入难以补齐公益书屋的支出成本。“十四五”时期,海南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乡村美丽书屋”运营发展的资金、财税、土地、设施等多方面支持,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发展模式,实现“乡村美丽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夏锋,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