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6日 星期二

    破除藩篱 下放权限 资质互认

    ——安徽探索建立权责明确协调高效的人才评价管理体制

    作者:本报记者 马荣瑞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6日 10版)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水平、技术能力的等级称号,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知识价值、劳动贡献的评价与认可。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克服职称评审过程中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在人社部与工信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对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截至2020年年底,安徽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43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45万,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45.5%和45.2%。面对日益庞大的人才规模、逐渐细化的行业门类,安徽审慎破除制度藩篱,合理下放评审权限,不断推进区域一体化职称资质互认,逐步探索建立起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政府、市场、用人单位,三方权责明确、协调高效的人才评价管理体制,用好人才评价这根“指挥棒”。

    破障: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2020年7月,淮南联合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汪澍东申请并顺利获评安徽省快递工程专业副高职称。5年前,汪澍东已经获评学校副教授,这是她首次在大学教职之外申请行业职称,这也是安徽省首次将高级职称纳入快递行业专技人才评审范围。

        “我是和快递员一起成长起来的高校教师。”汪澍东笑着告诉记者,除了教职,她还持有高级物流师资格证,并长期从事快递物流仓位优化以及快递设备技术的研究推广。2015年以来,通过校企合作通道,汪澍东成为顺丰、圆通、德邦等快递企业的“专家导师”,由汪澍东团队研发的“小型物流周转车”“绿色快递物流柜”等实用新型专利已陆续在快递企业推广应用。

        “快递企业在后台技术维护、快件中转处理以及工程设备国产化过程中暴露出巨大的专业人才缺口。”安徽省邮政管理局人事处三级调研员任莹莹认为,对快递行业技术人员进行职称评聘,有助于加快行业人才培养与导入。

        为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安徽积极探索拓展专技人才职称评价范围。2018年起,安徽率先在全国试点开展快递工程系列职称评审,3年共评选出快递工程专业高级职称4人、中级26人、初级146人。

        “以前,职称评定的主要对象是体制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专技人员,而现在我们要将范围拓展到体制外的民营企业与社团组织,将职称评审作为加强企业、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安徽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处处长罗志年说。

        为切实扩大职称评审范围,安徽在社会化职称评审以及自主评审委员会成员中有计划增加来自民营企业界的专家代表。同时,为畅通职称申报渠道,在安徽,除专技人才工作单位以外,各地人才服务中心也开始承担职称申评材料的申报投递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有计划下放规上民营企业与社团组织的职称自主评审工作,同时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建立与专技人才职称相配套的薪酬激励机制,强化结果应用。”罗志年说。

    放权:把真正合适的人才评出来

        “以前,一到下半年单位评职称,我们的工作就像‘过关’!”日前,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刚从人事处轮岗至科研处的副处长黄慧说。

        作为省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安徽省农科院下属14个研究所,900多个专业技术岗位,其中高级专技岗(含副高)占45%左右。数量众多的科研单位及申评者的不同情况每年都会摆在黄慧面前,如何在平衡学科建设、保护不同层面人才积极性的同时,把真正合适的人才选出来,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例如,院所有一批从事农业前端应用基础研究的青年学者,他们长年累月从事重要研发工作,手握大量创新研究专利以及基金项目,但由于前端研究难以直接形成农业品种转化成果或难以申报国家奖项,按照既往标准就很难获评高级职称。”黄慧手里拿着一张“90后”青年学者许蓉芳的副研究员申报表给记者看。

        从2017年起,安徽省农科院获得了自然科研系列农业科研专业正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限,可根据本单位具体实际制定职称评审标准。2019年,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从事水稻基因编辑工具开发的年轻学者许蓉芳破格获评安徽省农科院副研究员。

        安徽省农科院获得自主评审权限后,除了“所学科组评议推荐——院专家组评审”这一职称申评渠道外,单位从激励创新的角度支持不同层面作出突出贡献人才,并单独给予直接申报指标,鼓励优秀拔尖青年破格,为具有新近创新成果的高年资技术人才等特殊群体开辟单独的职称竞聘路径,有效纾解各类竞争矛盾。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安徽省向省内109所高校、12家三级医院、1家科研单位下放职称自主评审权,完全实现用人单位自评自聘、用人自主。2020年起,安徽又将全省卫生系列副高职称以及中职中专教师副高职称评审权限全部下放到各设区市,并对安庆、宿州、宣城分别下放艺术系列、农学系列以及文房制作专业副高职称评审权限。

        “职称自主评审权限下放不是‘一放了之’,我们要保证‘放而不乱,管而不死’。”罗志年说,通过制定自主评审工作指导意见,严格备案管理,加强事后联合督查调研,安徽省人社主管部门发现,部分自主评审单位专业专家成员数量不足、少数用人单位推荐申报工作质量不高、初审把关不严等问题,为进一步改进下放评审权限提供了重要参考。

    互联:职称资格互认促人才便捷流动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程度加深,区域内专技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从2018年起,安徽省率先推动对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专技人才实施职称、职业资格互认,认证内容包括社会化职称评审、继续教育学时以及职业资格考试结果。

        “以前,由于各地职业资格考试分数线不统一,跨地区职业资格认证存在困难。”罗志年说,“在安徽,只要专技人才出具由当地人社部门认证的资格证书,我们就为他开具资质证明。”

        目前,安徽已确认跨地区高级职称68人。从2020年起,安徽省专技人才的职业、职称资格也开始得到长三角地区认可。

        随着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从今年6月份起,基于全国统一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信息认证系统呼之欲出,专技人员的职称评审历史数据将逐步、全面“上网”。未来,用人单位可直接在网上调阅所聘用专技人员的职称认证信息,人才的跨地域流动将全面“松绑”。

        “我们将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评审权限下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职称制度,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徐建说。

        (本报记者 马荣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