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从战略和全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吉林省经过2年多的实践,60个县(市、区)、640个乡(镇)、9342个行政村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形成了“1355”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取得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实效,也赢得了群众实实在在的好口碑。
1.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立根铸魂、凝心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吉林是农业大省,有1122多万农村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2%。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年来,吉林省着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根铸魂。吉林省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作为首要任务,在全省6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4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3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开展“千人万场”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搭建起理论与农民生产生活连接贯通的桥梁。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常年活跃在基层的理论志愿者等各类宣讲员有1.5万余人,平均每年宣讲超过10万场。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是第一宣讲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遴选“新时代宣讲师”,组建英模宣讲团、“青马”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红色文艺轻骑兵”,召集理论、科普、医疗卫生、农业科技志愿者,组织各类小分队,深入农村和社区开展“炕头式”宣讲、“楼栋式”宣讲、“朝汉双语宣讲”、“田间地头”宣讲。
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理论宣传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也是鲜活生动的。领导干部讲政策讲成就讲形势,学者专家讲原理讲观点讲方法,基层宣讲员讲身边人身边事。理论宣传深度融入惠民服务、文化活动、情景体验,理论变得接地气,宣讲变得有故事、有生活。伊通满族自治县探索理论宣传宣讲的“寻常路径”,采用“寻常人”“寻常话”“寻常事儿”“寻常方式”“寻常手段”,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坚持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用时代新风标注社会文明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文明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塑造着人们的生活。吉林省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吉林省持续开展“吉林好人 引领风尚”主题实践活动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涌现出黄大年、郑德荣、徐振明等一批全国重大典型。从省到村(社区)五级联动、层层推选各类身边好人、最美人物,仅2020年全省就推选出各级各类好人9142人。他们在引导全社会崇尚奋斗、敬重英雄,激励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上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为吉林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通过“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吉林全省评选星级户132万户,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滋养着乡村振兴之路;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仅让吉林省收获了7个全国文明城市,而且润泽了“文明细胞”;在辽源市新力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超市,村民只要参与环境整治、勤俭节约、邻里互助、好人好事,就能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物品;磐石市以“拒绝浪费、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祭祀、文明上网等实践活动遍及城乡,感召着广大群众更加自觉地向上向善,养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基层共建共治共享。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和支撑点,就是有效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并彰显独特优势。抚松县的“流动办公桌”、延吉市的“五老找茬”文明劝导、通化县的“老纪调解工作室”等遍及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扩大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阵地和队伍,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安民惠民利民便民的治理实惠。
3.坚持守正创新,用高质量服务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全党动手,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文明实践工作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在吉林省有28个县(市、区)被遴选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其中有的是国家级贫困县,有的是全国产粮大县,有的是地处边疆的民族地区,有的是市辖区。吉林省委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创新之举、战略之举,融入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火热生产生活实践。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兴边富民、社会治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文明实践工作都成了重要抓手之一。县、乡(镇)、村“一把手”是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第一责任人、志愿服务队队长,既挂帅又出征,统筹谋划、靠前指挥,带头参加文明实践活动。“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是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最有效的体制机制。
盘活存量、整合资源,形成最大合力。省级层面从政策、平台、阵地、活动、人员队伍等多方面加强统筹协调,打破条条块块,推动各级各类资源向文明实践中心集中。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全省有13356支志愿服务队伍、79.93万名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2万场次,服务群众达1915多万人次,占全省人口数的71%。县域内实现不同工作内容、工作资源、工作平台的整合融合、相互嵌入,网上网下互动联动、县乡村三级资源流动互动,做到了文明实践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对接。如:前郭县探索出“文明实践+融媒传播+政务服务”的实践路径;洮南市借助637个宣传阵地、整合各级各类活动资源,联通共享,积极推进文明实践资源产生最大效益。
注重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在精准服务中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基本方式是志愿服务。吉林省大力倡导“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理念,鼓励人人参加文明实践活动、人人享受文明实践服务,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成为时代风尚。目前,吉林省仅注册志愿者就有250万名,全省28个试点县(市、区)成立县级志愿服务队1521个,在参与民生事项、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秩序整治,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应对台风冻雨灾害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吉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平台,成为提振群众精气神、提升群众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作者:王颖,系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