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21日电(记者齐芳)过去几十年,我国有超过60颗对地观测卫星被送入太空。这些卫星究竟产生了多少遥感数据?这些数据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国对地观测数据资源的国际影响力如何?
1月20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运维的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编制的《中国对地观测数据资源发展报告》正式对外发布,回答了这些问题。
这一报告由中科院院士龚健雅担任指导专家组组长,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李国庆担任撰写专家组组长,我国各卫星中心、主要民营卫星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113个单位共同参与,耗时一年多编撰而成。
李国庆介绍,据统计,我国对地观测数据总量已经接近100PB,但数据机构地域分布呈现高度集中态势,“主要分布在北京等地区”。从我国对地观测数据机构的体制上看,类型比较多样,“企业已经成为数量占比最高的类型”。同时,我国对地观测数据装机存储容量超过350PB,合并计算能力超过每秒3亿亿次浮点运算,步入了大数据应用和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时代。
从数据应用上看,我国数据应用环境持续改善,拥有超过30万对地观测数据用户群体,有较为完善的数据资源信息化服务平台,数据资源通过免费共享和商业分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国庆说:“在改革开放和国际化大潮中,我国对地观测数据机构也开始吸引了部分国外用户,数据资源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初步建立了国际用户服务体系。”
李国庆表示,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地观测数据资源发展,未来我国需进一步加强大型数据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重视跨机构跨行业数据服务系统的搭建;建设国家主导的对地观测数据备份存档信息基础设施,提升重要遥感数据的存储安全和公益服务能力;加强标准政策的宣贯和培训,使数据管理进入标准化轨道;出台明确的政策和措施提升我国对地观测数据的国际影响力和遥感数据的使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