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2日 星期二

    小镇里的“杨大拿”

    作者:本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2日 03版)

      【全国最美家庭】

      “过日子人家。”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松岭区劲松镇,提起杨雨茁和媳妇马淑娟两口子,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勤快手巧的两人不仅把捡来的石头、树根、废树料雕刻成艺术品,用心将自己的小院打造成小花园,而且通过身体力行引领全镇形成节电省水的绿色环保理念。2020年杨雨茁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劲松镇是大兴安岭深处的一个林场小镇,当地居民所有的生活取暖用火都依靠大山上的木材,这种生活方式延续了几十年。2014年,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采伐,杨雨茁从各种宣传上了解到,林区今后将展开生态保护与建设,这对他触动很大。“从小在林区长大,看到木材一点点变少感到非常痛心,我们林区伐木人也要放下斧头锯子真正成为护林人,把‘祖国绿色宝库’留给下一代。”

      从那时起,杨雨茁开始琢磨如何能减少生活木材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在严寒的冬天也能正常使用,经多方学习考证,他决定试一试。自己动手,他在小平房里建起了室内淋浴卫生间,在房顶架起了太阳能热水器。“木头有的是,为啥还花好几千块钱安这玩意儿,净起幺蛾子。”热水器刚安的时候,邻居们不太理解,但也因为好奇总来问:“咋样啊,贵不贵?”“好用着呐!大冬天也能洗热水澡,洗碗擦地打开水龙头就是热水。不仅方便还省钱,我细算过,比用电、用木材至少节约三分之二。别看开始装的时候花点钱,得看长远账。”杨雨茁借机宣传。

      在杨雨茁的带动下,现在镇里很多家都安了热水器,使用时谁家有不懂的、出现问题的,杨雨茁都会耐心解答,有的甚至上门服务,这也打消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不仅节电,杨雨茁还向周围人宣传节水的理念。“早些年,家里没自来水,吃水难,得去取水点驮。2008年国家政策好,林区棚户区改造,家家户户安上自来水,拧开龙头随时用,感觉很幸福,也很珍惜。”杨雨茁感慨。

      淘米水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留着擦地、冲洗卫生间。杨雨茁夫妇的生活习惯对女儿杨珊影响很大。“虽然已离开家到上海来工作,但每天洗漱时还是把水流开得很细,洗手打肥皂的间隙,随手把水龙头关掉,习惯了。”电话里,杨珊笑着说,“我现在也是一名环保志愿者,经常参与保护环境的公益性活动。”

      到邻居家串门,有人家冬天为了不上冻,水龙头总是长流水,杨雨茁看到后特别心疼,想办法帮着解决水龙头的防冻问题,宣传节水的好处。慢慢地,身边的同事、邻居也不知不觉养成了节水的习惯。

      除了节约水电,杨雨茁还有做木雕的手艺。旁人眼里的树根、树节子、废木料在他看来都是宝贝,经过打磨雕刻变身为艺术品。这几年,他利用木料创作的作品达500余件,其作品《木之缘》和《生机盎然》荣获首届龙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奖。

      在杨雨茁的家里,摆放着各种他做的木雕作品,也有人过来找他学习雕刻工艺。“夏天我家热闹,院里栽花种草,跟花园一样,大家伙聚在一起回忆过去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苦战严寒破禁区的事,聊聊现在的幸福生活,研究木雕工艺。有些人打趣地说我家‘小花园’成了宣传国家好政策的窗口。”杨雨茁说。

      在杨雨茁夫妻的影响下,现在小镇居民学习木雕、栽花种草的多了,庭院绿化整洁变美了。

      “我做的事很小,但作为林区人,希望我的行动能影响更多人,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杨雨茁说。

      (本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