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足迹】
周末难得一起陪女儿上兴趣班,下课后就近选了民园体育场旁的一家咖啡馆。看着女儿的笑容和窗外的风景,冬日寒意带来的萧瑟在刹那间消失了。平日工作生活的两点一线,让自己对这个地方既如此熟悉,而又那么陌生。
熟悉的是,在附近长大的我,儿时的记忆中,最喜欢坐在2路公交车里欣赏沿途街景,安静而又有些神秘,洋气而又有些斑驳。
上大学时的我,最兴奋的事是坐在五大道的街旁,拿着画板去捕捉灵动的光影在略显破败又充满艺术气息的墙面上摇曳。
前些年终于有机会,去挖掘整理天津老建筑与老街巷的一些历史资料,可以更加系统地去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天津十四片历史街区的过往。我深深感到,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都是天津最宝贵的财富。
陌生的是,现在的窗外,原来的体育场已经改造成为了市民活动中心,锻炼的人、网络直播的人、拍照的人和游览的人熙熙攘攘,来去匆匆。这个地区不再只是怀抱着历史印记,而是成为接纳多元文化、时尚汇聚的希望之所。
我也终于明白了,我所熟悉的是五大道建筑与街区的“过往”,陌生的是五大道焕发的“时尚”。百余年时光走过的历程,照进了未来的生活,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吗?
历史街区不应再只是抵抗岁月不断侵蚀的保护建筑与街区,而和大多数人日常生活关系日益疏离。这样的历史街区只能离我们越来越远,与时代越来越脱节。
风貌街区,作为城市独特而宝贵的财富,应该是保障城市特色竞争力的基石,是避免城市文化趋同化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未来的历史街区应该从被动的街区保护迈向新发展的街区,借助特色的空间载体成为吸引城市人才来此发展的孵化器。对接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将新的产业发展机遇、新的政策支持与传统空间有机结合,利用机制、体制与政策的有效结合,激励人才在此干事创业。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历史的光辉照进城市未来,天津的历史文化街区一定会越来越有活力。
(本报记者陈建强、刘茜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