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就此在布鲁塞尔接受了中国驻欧媒体联合采访。
张明说,在中欧双方不懈努力下,中欧投资协定历时7年,历经35轮谈判,最终如期在2020年内圆满收官,达成了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投资协定。中欧双方发展阶段不同、国情各异,但双方在维护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反对保护主义上立场一致。习近平主席在与欧方领导人举行的视频会晤中指出,双方如期实现2020年内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预期目标,将为中欧相互投资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也将有力拉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复苏,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欧两大市场的重要贡献。
张明强调,中欧投资协定对标的是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着眼于制度型开放,涉及领域远远超越传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成果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将进一步消除中欧双向投资壁垒,打造横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投资循环圈。以市场准入为例,中方首次对包括服务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的形式作出承诺,欧方也作出高水平市场准入承诺。双方还决定,在绝大多数行业不对高管、本地研发等设限,并全面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当前中欧之间的资本流动规模还比较小,欧盟对华投资只占中国吸收外资约5%,中国对欧投资仅占欧盟吸收外资总量的3.4%,这些数据与双方合作的意愿和经济体量是不相符的。张明称,在协定保驾护航下,中欧双方投资者一定能够进一步挖掘潜力,在对方市场开拓更多机遇。目前,协定文本还未正式对外公布。下一步,双方将开展文本审核等工作,力争推动协定早日签署。协定将在双方完成各自内部批准程序后生效。
有些欧洲人认为,该协定在美国新一届政府即将上台前三周达成,不利于欧美在对华问题上形成统一立场,将影响跨大西洋合作,中欧投资协定达成无疑是中国的胜利。张明就此指出,协定谈判是从7年前开始的。早在2019年4月的第二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双方领导人就决定在2020年完成协定谈判。2020年年初以来,双方领导人多次重申在年内达成协定。因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时间是由谈判进程决定的,同外部因素并无关联。
张明进一步指出,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和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具有独立的价值,不应隶属于任何大国关系。中欧是全面战略伙伴,达成一份投资协议在情理之中,也是独立自主的应有之义。在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之下,双方克服重重困难达成协议,彰显了自由贸易和互利合作的强大魅力。
张明认为,中欧投资协定是互利共赢的,不仅有利于中欧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符合各方利益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代表着历史的正确发展方向。这份协定也是中欧之间的双边经贸协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不针对也不影响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中国的大门始终向世界各国敞开,我们愿同所有各方发展更紧密的经贸关系。
张明介绍,2020年适逢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的情况下,中欧彼此支持帮助,就抗击疫情及全球卫生合作保持沟通,就宏观经济政策展开协调,展现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时代意义和全球影响。
一年来,习近平主席与欧盟机构领导人三次举行会晤,为中欧关系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指引。双方还成功举行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共同建立了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数字领域高层对话,携手打造中欧绿色伙伴、中欧数字合作伙伴。在全球贸易持续萎靡的趋势下,中欧贸易逆势增长,中国首次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除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双方还正式签署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为中欧经贸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中欧还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有益交流,成功举行中欧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五次会议。
一年来,中欧双方牢牢把握多边主义的方向盘,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领导作用,加入全球新冠疫苗计划,努力实现最大程度的疫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双方还共同维护伊朗核协议,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加强对非洲的三方合作,为建立一个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张明指出,实践再次证明,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要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对话协商。这是中欧建交以来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今后进一步发展关系的重要原则,应该继续坚持。
张明表示,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欧盟实施大规模复苏计划的启动之年。中欧关系面临重要机遇。双方在努力尽早完成协定审批程序的同时,还要加强协调抗疫行动,确保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得到公平分配;共同维护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维护多边主义,促进经济复苏;加强绿色、数字等领域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为双方人民的福祉、全球和平与繁荣贡献中欧力量。
(本报布鲁塞尔2020年12月31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