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 祝奉明
我是一名“85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虽然只是百万高校教师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但仍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积极支持和鼓励我们成长,遵循学术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起更具弹性的考核机制。
首先,坚持正确的考核评价导向。高校考核评价机制要注重教学和科研的统一,坚决摒弃“重论文轻育人”“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果”的导向,为青年教师营造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教研环境,引导青年教师永葆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初心。
其次,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标准。高校既要加大师德考核力度,严把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关,也要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学生的考核主体地位,调动青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主动性;既要完善科研评价方法,激励青年教师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也要重视社会服务考核,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助推其自由、全面发展。
最后,构建合理的激励保障体系。高校可以适当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和培养力度,从科研项目资助和培养经费投入上给予适度倾斜,切实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保障青年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
青年教师既是学生品德、品格、品行、品位的塑造者,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为此,高校要建立起更具弹性的考核机制,助力青年教师立稳行远,不断夯实教育发展后劲。
(本报记者刘华东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