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密码】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讲话时指出,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要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需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核心是要改善人才生态。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生态犹如雨林,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动态的自然系统,需要丰富的动植物种群,需要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强化“雨林法则”,最有利于全面营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
推动放权松绑,营造万物生长的环境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秀雄、王兵在微分几何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证明了“哈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这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国际顶级数学期刊《微分几何学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而鲜为人知的是,这篇论文从写作到发表共历时11年之久。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创新就像煲汤,好的食材经过细火慢炖,才能产生神奇的交换反应。
创新是混沌的、偶尔发生的、不可控制的,创新生态就像热带雨林,总会有新的物种冒出来。但在农田,地里的野草会被拔掉,而这棵“野草”也许就是未来的参天大树。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政府部门要做护林员,而不是当庄稼汉,多做施肥浇水、阳光雨露的服务,少些人工除草、拔苗助长的干预,营造宽松的氛围,提供更优的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很多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政府部门要做创新创业者的“后台服务器”,把重心放在制度建设、公共服务和环境营造上,清除制约创新创业的障碍,帮科学家们解决科研以外的困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实施科学评价,让创新人才潜心科研
衡量人才不能光看论文,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应该看他实实在在的贡献,看他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威尔逊,获奖前5年仅发表过3篇论文。要建立以实绩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引导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工厂车间里,写在实践的第一线。人才适不适用,用人单位最清楚。要尊重用人单位的评价主体地位,有多大能耐、用在什么岗位、享受怎样的待遇,由用人单位说了算。
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总想“上午栽树下午乘凉”,今年给经费,明年就要见闪光点。要适当延长科研评价周期,给科技人才十年磨一剑,甚至三十年磨一剑的环境。要认识到科学是人类最伟大的“无用之用”。好比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力学,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是20世纪的两大科学革命。直到现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都仍然是人类的两大基础物理学理论。但在提出之初,这两个理论却完全看不出任何用处,纯粹是科学家好奇心的产物。
现在,一些单位的目标考核,要求人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结果出现一些“大路货”“快餐式成果”。这方面,华为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在华为内部,他们对失败项目组也同样发奖金,而且发得不少。但科技人员要写一个象征性的借条,借未来的奖金,相信未来能做出好产品。华为公司的无线产品线,科研人员一度借了8年奖金,也就是8年没有成果,但最终无线产品线成了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如果把科学研究跟工厂流水线生产产品看作同类的事情,就会在心理预期、管理办法、考核标准等方面犯错误。
崇尚“开源”理念,完善创意闪现机制
“开源”理念来自互联网,指的是那些源代码可以被大众使用、修改发行的软件。恰如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所言,每位开发者都是星星之火,“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一个想法从冒尖到成熟要相互激荡,创新火花是交流碰撞出来的,天才都不是孤立成长的,聪明的头脑凑到一起最能产生风暴。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人才生态建设要尊崇“开源”理念,搭建交流碰撞的平台,营造自由探讨的浓厚氛围,形成开放性创新网络。要创建获取“意外发现”的网络社区,营造类似“车酷咖啡”“3W咖啡”这样的第三空间,推动形成政府、高校院所、产业部门与投资人、各类中介机构、非正式社区组织等有机融合的生态体系,让更多的创新火花闪现,让更多创意种子被发现。
恰如雨林生态的繁盛不在于物种有多少,而在于能够把不同的物种聚拢在一起,创造孕育出全新不可预料的动植物群落。要致力于建设一个全链条的“创新生态圈”,推动形成“场效应”,让人才在这个创新交往空间里自由互动,带动创意、技术、资金、服务等各类要素更加频繁地交流、碰撞和融合,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创新浓度,释放创新爆发力。
(作者:周湘智,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智库办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