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乡村特色民宿、农家乐兴起,一批曾经不为人知的乡村成了“明星村”“网红村”,乡村旅游业日益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表示,我国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多,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努力把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助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乡村走出了怎样的文旅扶贫发展道路?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好旅游资源优势?12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明确发展思路,整合乡村资源
在陶艺体验馆拉陶坯,体验制陶;到“花茂人家”展览室观赏用构皮纸创作的山水画,购买文创产品。在乡村旅游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吸引下,大山深处的贵州遵义花茂村如今游人如织,曾经贫困落后的乡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不仅是贵州的花茂村,近年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等一批乡村走出了“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旅游精品扶贫道路。
据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单钢新介绍,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总结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旅游精品扶贫模式和优秀案例。同时,倡导各地融合农区、园区和景区,融合生产生态生活,通过优化整合乡村资源,有效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通过开展对接帮扶,为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据单钢新介绍,通过开展全国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经组织编制了765个旅游扶贫规划,特别是帮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240个重点村编制规划、明确思路,加强资源开发。通过发展旅游,联通城市和乡村,连接市民和农民,促进城乡互动和协调发展。
突出地方特色,培育优质品牌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还需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积极打造特色品牌。
据单钢新介绍,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推出了300条各具特色的、能让大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比如甘肃的田园诗画民俗风情之旅、山东的亲情沂蒙红色人文之旅等。此外,文旅部还创新推出“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通过组织旅游专列,开展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切实提升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市场关注度和影响力。
“这种活动直接对接市场,直接对接企业,也直接对接客源,能够有效促进旅游消费,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乡村既成为城里人乡愁的‘栖息地’,也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单钢新说。
据统计,目前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出了10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其中贫困村225个,为贫困地区培育了一批优质的乡村旅游品牌。
开发非遗项目,带动当地就业
在湖南省湘西州,“让妈妈回家”计划让很多具有苗绣技艺的妇女回家就业,既让她们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又让留守儿童和老人得到关爱照顾,实现了“守着娃,绣着花,富了家”。
很多贫困地区是传统手工艺等非遗项目的富集区。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王晨阳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区的发展情况,选取从业人员较多、适宜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充分发动地方政府部门、企业、院校、设计师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在西藏尼木县,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1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受益群众达560多人,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王晨阳表示,“目前在国家级贫困县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1000家,这些工坊为当地的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
非遗扶贫产品销售让手艺人获得了实打实的收益。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上的非遗扶贫专区,各地A级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线下销售,各大电商平台举办的非遗购物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非遗工坊和相关企业拓展了销售渠道,让非遗扶贫产品销得出去,让贫困人民群众切实从非遗扶贫中获益。据统计,非遗购物节当天,各大平台非遗产品下单数超过300万笔,销售非遗产品超过800万件,成交金额近4亿元。
(本报记者 姚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