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博物馆文创:不只是锦上添花

    作者:李 峰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5日 07版)

        【一线讲述】    

        讲述人:上海博物馆副馆长 李 峰

        不少人以为,博物馆发展文创是件锦上添花的事,有则更好,没有也无妨。其实,作为推动馆藏资源与普通大众有机连接的纽带,文创早已成了博物馆的一项核心工作。博物馆拥有丰沛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通过文化产品、文创活动和文化服务充分盘活这些资源,才能让博物馆迸发出更强劲、更蓬勃的生命力。

        时间回溯到60多年前,那时全国文创产业还是一片荒漠。1958年,上海博物馆成立了文物修复复制工场,集聚了一批手艺精湛的技艺大师,致力于青铜、陶器、书画复制技艺的传承和产销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博又在全国博物馆中率先开设了售货柜台,出售复仿制品等文化商品。1996年,原馆长马承源最先提出“将博物馆带回家”的理念,当年12月,上博出资200万元,注册成立艺术品公司,开始研发并销售工艺美术品、文教用品、书籍等各类文化产品。2008年以后,上博开始配合常设展和特展研发系列文创产品。通过这样的艺术再创作,沉睡在展柜内的文物被唤醒,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路走来,风尘仆仆。近些年,“大文创”理念已渗入全馆工作中。怎样设计、开发既充满上博元素又为大众所喜爱、所需要的文创产品,是我们时刻思考的问题。

        2018年,我们与迪士尼实现IP合作,推出了既有“米奇”卡通形象,又有西周“大克鼎”波曲纹元素的文创产品。创作过程艰难而充满喜悦,我们请来国内专家,为创作团队提供学术指导。一次次交流、碰撞、摸索,都是为了保证产品在弘扬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和谐交融。最终,我们推出了6大类、66个品种的衍生产品,大受游客尤其是年轻人欢迎。

        我们还推出了儿童AR绘本,在绘本中加入了青铜、陶瓷等文物图画,孩子们在图中填好颜色后,用手机一扫,就能观看从书页上投射出来的立体动画,还可以随意缩放大小、听取语音讲解。这样,文物知识就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这两个例子,是我们在发展文创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激活传统文化的点滴尝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上博将以此为追求,盘活优质馆藏资源,不断推出让人民满意的精品佳作,把中华文明的力与美展现给世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