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从1000多平方米到4000多平方米,展品从150件到近1000件……历时近3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完成了改扩建工程。日前,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新馆开馆活动,以色列、德国、波兰、美国驻沪总领事来到活动现场,上海犹太难民史料研究中心也同时揭牌。
得知纪念馆完成扩建全新亮相,美国良知基金会主席亚瑟·施奈尔充满期待地说:“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到上海,回到虹口,参观新的上海犹太纪念馆,看看曾经为犹太人提供护佑的避风港。”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美国犹太人大会主席杰克·罗森,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夫·奥林斯,以色列大流散事务部部长奥默尔·扬克列维奇等人,也发来祝贺,并向中国人民表达最深切的感谢。
“沉浸式”展厅讲述历史往事
为纪念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接纳和保护犹太难民的这段历史,2007年,上海虹口区以摩西会堂旧址为核心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此次改造后,纪念馆总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扩大至4倍,展陈面积扩大10倍。除摩西会堂旧址原封保留外,纪念馆展厅、广场等部分均进行了扩容和升级。
纪念馆新展厅内部不仅设计简约、时尚,展品也更为丰富。整个展陈共分为“逃亡上海”“避难生活”“同舟共济”“战后离别”“特殊情谊”“共享未来”6个部分,展品近1000件,十几个复原场景,通过161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讲述了二战时期犹太人逃离纳粹屠杀,来到上海虹口,受到中国人民友善对待的感人故事。
与以往不同,新馆整个展厅以“沉浸式”的氛围,带着参观者以“听故事”的方式,去了解这段历史往事。“中国人对犹太人没有偏见”“我童年的心灵始终留住在上海”“中国人民在危难时刻接纳了我们,我们永远忘不了”……一段段发自肺腑的话语,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张张真实的脸庞,让参观者得以窥见那段充满感恩与感慨的历史岁月。
原本位于纪念馆入口通道的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此次也被整体移动到了扩建后的广场上。名单墙设立初期仅刻有13732个名字,现在名字已增加到18578个。名单墙的最后设置有一块“留白”墙面,等待通过今后的史料征集,补上更多姓名。
展品背后的心愿与情缘
在展示的千件展品中,既有“贝蒂的婚纱”“约瑟夫的玩具独轮车”等老展品,也有很多首次展出的“新品”。
在“同舟共济”展厅内,一个略有破旧的手袋仍等待着它的主人出现。手袋是上海居民金文珍交于纪念馆保存的,将它物归原主是金家祖孙三代的心愿。
金文珍的祖父金老先生曾在东长治路500多号开了家米店。当时,住在周边的不少犹太人生活困难,常常会来米店借米、借面。有时借了钱没打收条,有时对方还不出,金老先生从不计较。1940年的一个傍晚,一对犹太人夫妇抱着发高烧的孩子找到金老先生借钱,并拿出一个漂亮的手袋作为抵押。金老先生给了那对犹太人夫妇相当于当时米店一个月营收的钱款。金老先生一直惦念着他们的安危,但之后再也没有见过他们。后来,金老先生把一直保存的手袋转交给金文珍,并嘱托她继续好好收藏,希望有一天能找到那对犹太夫妇的后裔。
“亲爱的米勒大夫:欢迎你们回到北京!但愿气候与水土的小有不同使你的健康有所改善……”这是1980年11月宋庆龄写给德国医生米勒的中文信件。信件背后,是一名德国犹太医生与中国革命的一世情缘。
1939年9月,刚刚在瑞士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犹太人汉斯·米勒通过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从香港辗转到达延安,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他先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救死扶伤,被称作“洋八路”。后来米勒加入中国共产党,定居中国。
为支持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工作,米勒的遗孀中村京子女士去年将珍藏的资料捐给纪念馆。在活动现场,米勒的儿子告诉记者,这些珍贵实物的展出很有意义,让年轻人了解到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
让老房子“开口说故事”
与展厅内部现代的布局相比,新展厅外观依旧还是老房子的旧时模样。在保护历史建筑风貌的同时,上海市和虹口区决定对纪念馆进行扩建。通过旧改征收,将位于纪念馆西南面两幢犹太难民曾居住过的建筑纳入了扩馆范围,让见证了历史的老房子“开口说故事”。
触摸按钮可以“讲故事”的装置、可以和观众实现交互的大型触摸屏……经过扩建改造,两幢老房子里汇集了大量“高科技”。基于丰富史料推出的展陈内容,以艺术表现和科技支持紧密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一场历史、科技和艺术交融的视觉盛宴。
2020年,是上海北外滩开发建设元年。这个昔日庇护犹太难民的“温馨港湾”将成为未来“世界会客厅”的一部分,向人们讲述这片土地上跨越民族的特殊情谊。
“在当年犹太难民居住过的建筑中重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新馆,展现了上海在新时代都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决心。”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讲述的是人类一段跨越民族的友善与包容的故事,保存的是人类的正义和文明之光。
(本报记者 任鹏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