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

    ——2020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刘已粲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4日 08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 李响摄

        2020年12月13日,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3年前的今天,南京城破,短短六周内,30万同胞惨遭杀戮,血腥屠杀震惊世界。83年后的今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人们再次以国家的名义,隔着岁月回望,缅怀同胞先烈,祈愿和平永驻。

    全城肃穆 山河同悲

        上午8时整,在纪念馆集会广场上举行了升国旗、下半旗仪式。冬日的寒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为在83年前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同胞而半垂。

        上午10时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正式开始。《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高亢振奋,3000余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南京市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12个社区和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等6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10时1分,防空警报划破天际,全场默哀。这一刻,南京全城警报同时响起,街头所有红灯亮起,汽车、火车、轮船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时间仿佛凝固。

        默哀毕,在《国家公祭献曲》旋律中,解放军仪仗大队16名礼兵将8个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10时16分许,稚气未脱却又铿锵有力的朗读声响彻在纪念馆集会广场上,83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和平祈愿。

        6名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每一声钟鸣,似乎都在告诉在场的人们要铭记历史。撞钟人之一的著名重症医学家邱海波曾在新冠肺炎抗疫一线鏖战210天,他告诉记者:“和平钟声是对死难同胞的告慰,也是对和平的期望。我们一定要不忘历史,珍惜和平。”伴随着3声浑厚深沉的钟声,3000只和平鸽承载着对死难者的无尽哀思和对世界和平的坚定向往振翅高飞。

        今年,又有4位幸存者永远离开,没能见证第七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只剩73人。时光无情流逝,幸存者不断离去,但是关于那场悲剧的悼念未尝间断,关于那场悲剧的民族记忆越发清晰。

    永志不忘 珍爱和平

        1937年12月13日,夏淑琴全家祖孙9口人中,除了时年8岁的她和4岁的妹妹,有3人惨遭日本士兵奸杀,其余4人都死于日军的刺刀之下。年幼的她也被刺中三刀,但因昏死过去而得以存活。

        和平,是经历过苦难的幸存者们最朴实的愿望。“我活到现在,只愿世世代代永远和平。”今年91岁的夏淑琴每年都会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参加公祭仪式,每一次,她都会强调对和平的期望。

        和平,也是南京这座城市用血泪浇灌而成的花朵。以国家公祭为统揽,南京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和平主题活动。2016年,重点智库——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成立;2017年,南京成为全国首座、全球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今年10月24日,2020南京和平论坛开幕……南京正在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积极倡导者和建设者。

        15时整,中国60多名僧侣及信众聚集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世界和平法会”。自2003年12月13日起,法会已连续举办了10多年,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在日本京都也首次同步举行了“世界和平法会”。中日两国僧侣和信众共同超荐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祈愿美好生活,向两国乃至世界传递和平的声音。

        在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这座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哀思也正在回荡。来自韩国的国际志愿者姜哈娜已在这里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一年多,她说:“和平工作非常重要,我很荣幸能够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以后无论是去中国其他城市还是回韩国,我都将继续从事与和平相关的工作。”

    伟大精神 代代相传

        今天,“命运与共——约翰·拉贝及家族与中国的友谊”主题展览在纪念馆开展。

        约翰·拉贝是位德国商人,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

        其本人所著的《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每年11月,南京城中都会举办“感恩·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以拉贝为代表的国际友人的感谢和敬意。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南京市将防疫物资捐赠给拉贝后人,让“拉贝精神”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延续。

        南京大屠杀期间,陈文书担任拉贝的助理,帮助了解难民情况并协助国际友人运输粮食。本是到安全区避难的难民徐淑德与妹妹徐淑珍,在自身生存已很困难的情况下自告奋勇,担任起了金大附中难民收容所的护士,救治难民。在这场浩劫中,陈文书与徐淑德相识相爱。后来,他们的女儿陈声仁,外孙女李文丽都从事了医护工作。疫情期间,李文丽多次奔忙在抗疫一线。“危险关头我是不能退缩的,这是我们的职业要求,也是外婆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李文丽说道。

        “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记住浩劫中留守危城的同胞……他们的精神,要在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身上继续传承。”陈文书之孙陈诗皓说。

        17时28分,夜幕初降,冬日的南京寒气刺骨。烛光祭活动现场的蜡烛陆续点亮,烛光照亮了凄冷的夜……部分当年救助同胞的医护后人连同南京抗疫医护代表加入了今年的烛光祭活动。点点烛光中,爱、勇敢与人道主义等伟大精神正在传承。

        (本报记者 刘已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