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厦门12月8日电(记者马跃华)8日,两岸乡建乡创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两岸青年在会上分享讨论乡建乡创经验和体会。
“好的园林作品应该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结构简单,层次丰富;二是主题浅显,意涵深刻;三是似曾相识,却耳目一新;四是仿佛一眼便可以看完,却似乎一辈子体会不尽。”台湾乡创乡建专家秦嘉远认为,这是对项目的期许,通常一个项目能够达到两个条件就已经相当好。
厦门院前社团队代表李佩珍说,乡建乡创要从最难的工作开始做起,就是解决人的问题,要尊重村庄现有的伦理体系,整合各方不同的意见。院前社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从曾经面临拆迁的脏乱差村庄,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华丽转变。
三明团队代表张欣颐说:“卖美术设计空间,就必须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案,不一样的背景。我们在提出方案的时候,要从概念规划、建筑创意、商品运营管理到推广路线路径上面去推进,做一个全局的考量。”
论坛还展出了10个台湾建筑师团队开展乡建乡创陪伴式服务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屏南县龙潭村、晋安区九峰村、福安市南岩村、尤溪县半山村、思明区曾厝垵社区、翔安区大宅社区实施乡村振兴的优秀案例。截至目前,已经有68支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200多名台湾乡建乡创人才,在福建31个县的110个村庄提供陪护式服务,培育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建乡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