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

    青海:

    七个领域谋划239个重大项目

    作者:本报记者 万玛加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7日 03版)

        【“十四五” 开新局】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汇聚众智,高质量起草青海省‘十四五’规划建议。”11月24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召开科学家及专家学者座谈会,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强调,青海的“十四五”发展,站位要高,定位要准,主题要突出,落点要实,要历史全面辩证地谋划青海“十四五”规划建议。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表示,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谋划好青海省“十四五”发展,最大限度融入国家战略,为青海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提供科学指引。要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盘点好今年工作,评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成效,部署好明年和“十四五”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青海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青海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两翻番”目标提前实现,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抓“六保”促“六稳”,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特别是在青豫特高压直流、格库铁路、西成铁路、西宁机场三期改扩建等一批项目建成或开建的基础上,青海省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加大马力。记者从青海省发展改革委获悉,目前,青海省已在7个重点领域谋划储备第一批239个省级重大项目,以承接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政策落地,进一步促进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支撑青海省“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持续拓展投资空间,顺利推进项目建设。

        据悉,为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合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青海省发展改革委结合“十四五”规划及远景目标任务,对标国家和青海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方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会同相关部门、单位,集中精力谋划储备了这批重大项目。这批项目涉及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以及水利、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共239项。

        12月2日至3日,青海省政府党组召开务虚会,青海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汇报了“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作综合解读并汇报青海省贯彻落实意见。

        “我们的‘十四五’规划包括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方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方面、巩固能源发展基础方面、强化信息设施领域弱项方面、培育新动能方面等多方面多领域。其中,重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大保护、国土绿化等领域,谋划推进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板块生态保护与治理等工程,全力加快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等”青海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党晓勇介绍,青海还将重点围绕“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谋划推进国网干线、城际铁路、跨区域引调水、防洪枢纽等工程,着力优化交通枢纽布局、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谋划推进输电通道、新能源开发等工程,持续打造“绿电特区”;着力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工程;探索深加工产业链,谋划推进碳纤维、高纯氧化镁、镁合金产业集群构建等项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党晓勇表示,青海还将持续谋划一批加强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重大惠民工程,着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要辩证看待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从把握好高质量发展主题、落实‘一优两高’战略、推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论证、合理提出明年、‘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信长星说,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领会好、悟透彻,把《规划纲要》学全面、把握准,把青海省实施方案谋划好、制定好,把具体任务担当好、落到位,坚决守护好源头活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挖掘河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凝聚保护黄河的“青海力量”。

        (本报记者 万玛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