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话体被引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试图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思想之间的新型平等对话关系,体现了超越传统批评的现代精神向度。谭五昌推出的五卷本《在北师大课堂讲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是以对话体解诗的一次当代成功实践。这套书是根据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诗歌研究”研究生课程上的录音整理、增补而成,以对话形式建构现代诗学,呈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文化视野,勾勒出地域辽阔、气象万千的中国当代诗歌版图。
这种对话体解诗是一种交互对话的诗歌解读方式,包含诗歌作品、批评家(教师)、读者(学生)三个主体,以及基于阅读对话的“人本对话”、基于教学对话的“人人对话”两种形式。“人本对话”是人与新诗作品的潜在双向交流,一改传统新诗教育对作品的强势姿态,转而视其为平等互动对象。“人人对话”重视人自身的体悟,打破了教师惯常的话语权,构建学生主体性,形成多重视域下和而不同的审美格局。
“人本对话”操作策略具体表现为文本细读、知人论世及诗史参照。文本细读是谭五昌对话体解诗的基础,是他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细读明确作品的内容表达,进而破译意象密码揭示作品形式的技巧性,阐明所包含的情感、哲思,确定其艺术价值。谭五昌解诗立足于诗歌作品,从细读作品入手分析意象内蕴和语言形式,并由此透视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活体验和精神结构。
知人论世即解诗的“设身处地”原则。“知人”是一种走向诗人以达到艺术还原和情感交流的读诗方法,体现感情移入的参与态度。“论世”则强调背景分析,注意考察作品的社会背景和创作意图。知人论世是谭五昌引导对话解诗的首要环节,在课堂开篇即对诗人的生平经历进行简单介绍,认为只有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心理历程、精神状态和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走进作品,读懂诗歌。例如,谭五昌指出,牛汉作为蒙古族人,深藏着蒙古草原上祖先们的剽悍、倔强与正直,是用人格写诗的诗人,他的作品是不可模仿的灵魂性写作,所以他的诗作真诚坚实、硬挺有力度。昌耀身处青海大西北的生命体验产生稍显迟缓滞重的高原风格,可以说青藏高原成就了昌耀的诗篇。
诗史参照要求在整体性文化视野和敏锐的诗歌史眼光下,系统掌握当代诗歌发展脉络,回归历史现场,把作品置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去考察评判,而不是用当前审美标准去衡量苛求。如在解读食指的《相信未来》这首诗时,很多学生认为在今天看来已显得过于直白单一,靠直接的抒情来打动读者,甚至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读者。谭五昌承认学生见解的合理性,同意这首诗的思想与历史价值远远大于艺术价值,但并未因此就简单否定《相信未来》的存在意义,而将其置于整个当代诗歌史进程中考察评判。谭五昌认为,这是一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对后来者的创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人本对话”以历史眼光,尽量客观地看待前辈诗人的创作及其情感表达。
“人人对话”则意味着解诗不是由某人单独完成,不是绝对权威的,而是集体交流的成果,是开放包容的,突破了个人思维的局限性,通过对话把诗歌理解推向纵深,在相互碰撞、印证、补充和交融中探寻作品的完整意义。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传达的隐喻性、含混性、复义性和跳跃性,以及诗歌具有的不完全解读性,虽然给读者带来解读上的困难,但也为其主观渗入进行多层次想象、作出多种解释提供了可能,因此对话解诗中应该允许有多声部复调存在,这是解诗层面允许“人人对话”的前提。就个体而言,知识背景、人生经历和感性体悟的差异,通过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的解读阐释和审美再造必然不同。“人人对话”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尊重他们在诗歌阅读过程中的鲜活感受,在反复细读和互动对话中激活日渐钝化的艺术感受力,激发长期潜伏的诗性思维和内在的诗意情感。
五卷本《在北师大课堂讲诗》,采用对话体解诗,是解读当代诗歌的一次有益探索,有利于消除以学生为主体的大众读者对当代诗歌的偏见,增强审美认同感,明确中国当代诗歌在文学版图中的位置,化解新诗一直以来面临的传播和研究上的困境。
(作者:晏杰雄,系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