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一篇监督性报道《活在表格里的牛》在《中国青年报》悄然问世。一时间,激起舆论千层浪,被近400家网络媒体转发,国务院扶贫办通过政务号表态:“把‘活在表格里的扶贫牛’牵出来”。
作者两赴西海固,历时20多天,走访近百人,目睹当地“借牛骗补”,以翔实的证据展示了这一链条,对“数字脱贫”等荒腔走板现象提出批评,并以同一地区养牛致富的案例与之作了对比。
今年11月,这篇报道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报道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本报记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活在表格里的牛》作者李强进行了专访。
记者:当初为什么选择“活在表格里的牛”这个话题?创作动机和初心是什么?
李强:其实,一直以来,我都特别想做扶贫方面的选题,因为脱贫攻坚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经历的一件大事,有时候回老家也常听到老百姓聊到扶贫。有一次,我在西海固采访,偶然间了解到老百姓反映贫困户通过借牛套取扶贫资金的现象。回京后,跟编辑聊在西海固的见闻时,我提到当地有这样的现象,他敏锐地发现这是个新闻点。于是,和领导沟通并向报社报告选题后,我们决定就这个问题赴当地调研采访。
冰点周刊的风格就是用特稿的形式来讲故事。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知道,这种现象是不是真的存在,为什么存在?因为脱贫攻坚全民关注,中央三令五申要求解决形式主义、“等靠要”等问题。就拿当地来说,他们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可以用“壮阔”二字来形容,但是仍然会存在“表格牛”这种形式主义,这就需要去正视和纠正。中央对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很重视的。国务院扶贫办也曾说要委托媒体暗访。因此,一方面我希望能够如实记录问题,包括真实展现不同群体的思想、行为、逻辑,探究问题的原因,呈现人性的复杂;另一方面,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也希望能够推动当地弥补漏洞,完善政策,将扶贫工作中的水分挤干净。
记者:为什么选择报告文学这种体裁?
李强:现在的特稿和过去的报告文学都是一脉相承的,特稿是时下比较常见的一种写作方式。一般来说,有点儿舆论监督性质的报道我们也会尽可能写“软”一点,一是可读性强,二是有利于把事件背后的逻辑讲明白讲透彻,这也是冰点特稿的传统。相比于简单地写出当地有借牛骗补的现象,把这种现象背后附着的骗补链条,以及哪些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出问题搞清楚更重要。所以当时就想“一竿子戳到底”,对相关主体都进行了采访,呈现出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总的来说,报告文学有它独特优势。
记者:据我们了解,整个采访持续20多天,采访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李强:最大的困难是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一开始去村里采访,不仅无从下手而且感觉很难突破,因为很多情况当地村民根本不愿透露。后来我就想尽办法,通过跟村民闲聊、寻找共同话题、挨家挨户走访等逐渐拉近距离,才慢慢将局面打开,找到采访契机。比如,为了与牛贩子建立联系,我还特地学习当地方言、了解养牛知识、熟知村子的基本情况,以便于采访。在整个过程中,当地老百姓也的确给了我很大支持,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记者:文章刊发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那么你如何看待舆论监督的作用?
李强:这篇文章见报当日,当地政府紧急召开专题会议通报了本文情况,开展专项排查,并指出“舆论监督是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方式”。事后还专门致电,感谢我们的舆论监督。
《中国青年报》的报头上有这样一句话:“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敢于碰硬,敢于激浊扬清,记录并指出问题,以此推动地方工作的完善,这是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
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传媒的基本职能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建设性价值,使舆论监督起到发现问题、预警社会、解决问题、造福群众的作用。
记者:你认为这篇报道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作为青年记者,你如何理解记者的使命和职责?
李强:在我看来,这篇报道能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产生广泛影响,和它的选题有很大关系,“扶贫”不仅契合时代特征,而且非常有价值,值得用心记录,可以说这是一个选题上乘,但很多方面仍需努力的作品。也感谢评委们的认可,我想可能有的评委也看中了这篇报道对所揭示问题的建设性作用。前些天,还看到有同行评价说,这样的作品获奖,体现了舆论监督的进步。
我认为,记者的职责和使命,是时时刻刻与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紧密相连,我们就是要通过记录时代,推动社会进步。我们需要抱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做新闻。作为一名青年记者,我希望能够跟社会、跟时代命题接触得更深一些,这样我们做出来的报道才能更好地反映时代面貌,才能真正“给历史留一份底稿”。
记者:以这篇报道为例,在践行“四力”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我们分享?
李强:首先,记者必须要深入一线,感知周围环境。比如,你只有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产业链条、农业生态,才会理解当地因地制宜的扶贫政策;只有进到农户家里,亲自查看、走访,才能揭穿“养牛”的假象。冰点周刊的很多特稿都是踩着泥巴“走”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真正“刨”出来,把具体细节“刨”出来,把一些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对话“刨”出来,所以脚力是基础。
其次,采访时要善于“察言观色”,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捕捉到最生动的细节。有人说,这篇报道如侦探小说般抽丝剥茧,辅以大量的细节描写,读来更加真实可信。正是通过敏锐的观察,我们才能捕捉到这些细节,也才能为整篇报道提供强有力的事实支撑。
再者,作为记者,一定要善于思考。就这篇报道来说,我起初的思路就是,先把骗补链条搞清楚,再思考背后潜藏的问题,探究深层次的逻辑,如此呈现出的报道才具有系统性和警示意义。
最后,一篇好的报道,离不开编辑、记者的沟通和无数次打磨。这篇报道前前后后改了七八次,在文本、句子表达、逻辑性等方面都尽可能做到严谨。最大限度还原事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写作和编辑过程中非常重要。
(本报记者 肖人夫 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