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六盘山下听海音

    ——福建省帮扶宁夏固原带来深刻变化

    作者: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0日 05版)

        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福马村通过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使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就业、照顾家庭和养殖产业“三不误”。图为贫困户马兰英在生产车间缝制校服。资料图片

        固原市隆德县闽宁产业园,福建企业家创办的食品公司内工人正在包装马铃薯粉丝。齐轩摄/光明图片

        宁夏西吉工业园区闽宁产业园现在入园企业24家(闽籍企业9家),2011年至2020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76亿元,带动就业1200余人。余军摄/光明图片

        【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 

        10月的最后几天,宁夏固原,一场大雪飘然而至,层林尽染的六盘山银装素裹,提前开启冬季模式。

        赶在大雪前,固原市彭阳县红河镇红河村村民王占林将两亩地的苹果悉数采摘、分拣、装箱,这批外地客商订购的苹果将直接运送出山。种了大半辈子玉米的王占林仔细算了一笔账:“第一年挂果,一亩地大概能收3000斤,能卖一万块钱呢,效益是种玉米的10倍。”

        贫瘠的山坳坳里长出了能致富的红果果,这是以前西海固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他们感慨“福建的专家功不可没”。

        从资金到项目、从技术到干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24年间,福建省累计援助12.94亿元,在产业、项目、技术等方面倾情帮扶固原。莆田市与固原市西吉县确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先后选派挂职干部11批19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15亿元,实施项目324个,建设闽宁示范村15个、扶贫车间46家,扶持了一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援建了西吉工业园区、闽宁希望小学等民心工程,引进了一批企业落地投资……当福建力量汇聚六盘山区,生态环境更美了、脱贫的路子变宽了、群众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了,西海固开始“破壳重生”。

    科技支撑:把论文写在固原的大地上

        今年秋季,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第18次踏上固原的土地:来看苹果园。

        站在山坡上俯瞰彭阳县红河镇苹果示范种植基地,绿色海洋中泛着点点红光。宁夏东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前军穿梭在园子里,忙着和客户视频通话。“你看这苹果怎么样,这批啥时候走货?”“后天吧,后天来装。”

        以前的红河镇,每到秋天粮食收完后,山上光秃秃、山下土飞扬。短短两年间,红河镇的山脚下、庭院里,苹果种植已达7.2万亩,环境美了,老百姓的口袋也鼓了。在苹果集中种植的红河村,苹果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5,六成以上农户从中受益。

        “彭阳的苹果种植能有今天的规模,我很欣慰。”回想起曾经推广林果种植的艰难,兰思仁感慨万千。2018年,兰思仁第二次踏上固原的土地。那时的六盘山区经过几十年的生态治理和植树造林,荒山秃岭已变绿水青山。

        把树种下去还不够,关键老百姓要富起来。因长期植树造林局限于云杉、油松、樟子松等少数根系发达的树种,固原大量苗木积压。“树卖不出去,老百姓没有收入,大家都很心急。”固原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陈胜远说。

        2017年,固原市提出实施“四个一”林草产业工程,选准适宜栽种的“一棵树、一枝花、一棵草、一株苗”,分类布局到绿化造林、城市园林、美丽乡村、庭院经济等领域,把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旅游统筹结合起来,探索山绿与民富双赢。

        种什么?怎么种?种出来以后能形成产业吗?不仅干部思想不统一,老百姓心里也没底。

        曾亲历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兰思仁团队跑遍了固原的山川峁梁,经调研论证、对比试验,他们认为“林果产业、林药产业可以在西海固开花结果”。2018年6月,兰思仁应邀为固原市领导干部做“四个一”林草试验示范工程发展辅导报告。两年多来,经过两地专家长期沟通和品种驯化试验,从300多个花果苗木品种中陆续筛选出40个适应性好、经济效益佳的品种,引进企业推广种植。“我们先期布设了39个种植示范点,每个点配3至4人的技术团队进行服务指导。”兰思仁说。

        随着试点先行和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逐渐显现,看到效益后,老百姓纷纷加入。

        近年来,福建省把“四个一”林草产业工程作为闽宁协作的重点工程,先后安排5000多万元的扶贫资金帮助引进企业和项目,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科院等科研团队提供了全过程全方位的科技支撑。随着“四个一”工程逐渐推进,生态增绿与群众增收齐头并进,目前全市林草产业种植面积达222万亩,分区域建设示范点102个,带动9000多个贫困户脱贫增收,户均增收12361元。

        “我很自豪的就是把论文写在了固原的大地上,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和固原发展尽了一份力。”兰思仁说。

    产业对接:架起宁夏物产通往外部的桥梁

        10月18日,宁夏瑞丹苑油牡丹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锦云,刚在银川忙完闽宁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嘉年华布展,便匆匆赶往福建筹备宁夏六盘山特产馆福州长乐分馆的开业。

        2014年,在福建援宁干部的牵线搭桥下,林锦云在固原市河川乡创办宁夏瑞丹苑油牡丹产业有限公司,种植及加工生产油牡丹系列产品,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常年往返于闽宁的林锦云发现,宁夏有很多优质农产品“出不了山”,而福建消费者“想吃却买不到”,“供应端和消费端之间缺少连通的桥梁”。于是林锦云萌生了在福建开设宁夏特产馆的念头。

        2019年,第一家宁夏六盘山特产馆在福州马尾创办,为宁夏的小杂粮、滩羊肉、葡萄酒、枸杞等打开了通往福建市场的大门。如今,宁夏六盘山特产馆在福建各地已开设10多家分馆。

        “我们已销售了价值5000多万元的宁夏农特产品,有38家企业产品入驻特产馆,带动了1万多名贫困户就业。”林锦云说。

        24年来,一大批闽商在固原地区助推优势互补产业对接,不仅带去“敢拼会赢”的精神,还架起了宁夏物产通往外部市场的桥梁,增强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造血”能力,为产业扶贫打下根基。

        煮洋芋、烤洋芋、洋芋糅糅、炒洋芋丝……在西海固,一颗洋芋能做的花样数不胜数,既当主粮又是蔬菜。如今,昔日的“土疙瘩”却成了带动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位于隆德县闽宁扶贫产业园的宁夏黄土地农业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闽宁协作招商引资企业。自2017年成立以来,建成年产两万吨马铃薯水晶粉丝、方便粉丝及亚麻籽油1000吨的生产线,主要生产水晶粉丝、方便粉丝等系列产品。2019年,公司规模扩大后,每年消耗马铃薯原料约15万吨,带动当地种植马铃薯面积10万余亩,还解决了农民稳产增收的后顾之忧。

        随着闽宁协作招商引资的不断推进,一批深加工企业陆续到来,经济效益和脱贫成效明显。

        2019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重点项目——宁夏固原融侨(丰霖)肉牛生态产业园开工建设,计划建成年屠宰加工5万头肉牛的屠宰加工厂、建设年出栏3万头肉牛的育肥场。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推进固原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固原草畜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

        目前,共有208家福建企业参与到固原脱贫攻坚中来,发展项目涉及服装加工、种植加工、机械制造等,带动当地群众累计就业3.1万人次。福建援建的5个闽宁产业园共落户企业103家,总投资21.41亿元,吸纳贫困人口4000多人,闽宁产业园已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

    教育帮扶:传授知识,还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

        距离固原两千多公里的福建省福州市,来自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的男孩儿母得余,通过在福建省飞毛腿技师学院学习培训后,掌握了新技能,找到了新工作。

        母得余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初中毕业的他本打算放弃念书。恰好原福建省飞毛腿高级技工学校原州分校第一届招生,得知招生简章中“在校免费就读,实习就业100%安排”这一培养计划时,母得余填报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当年招收的74名学生之一。根据培养计划,在原州分校完成一年的文化和理论学习后,母得余可以到福州市马尾区总校学习技能实操,并到飞毛腿下属工厂顶岗实习。

        2019年5月,母得余利用暑期在该工厂实习,拿到5100元的工资后,将4000元寄回老家了。“在福州,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靠自己的技术领到工资、第一次给父母寄钱……”母得余说,这次走出大山,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体验更精彩的生活。

        西海固的大山,曾阻挡了人们奔向外面的路,但这里的孩子却从未放弃梦想。闽宁协作,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认识新世界的窗。

        2020年7月,厦门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期满,离开固原隆德四中前,他们策划、录制了一个MV《大漠与海》。“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一年的感动和收获,也是对新一届支教团的鼓励和期许。”厦门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领队石浩说。

        接过支教接力棒时,正值暑假,第22届支教团和隆德县团委联合实施了“凤凰花”班项目,组织隆德县偏远乡镇的留守学生轮流开展研学体验。

        课堂上,他们穿插有趣的案例和故事,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课后,他们发挥专业所长,开展绘画、音乐等活动,尽己所能让孩子们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支教团还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为他们答疑解惑……

        连续20期活动结束后,一张面孔在石浩脑海里定格,“有一天,一个小学生走过来问我们的名字,她说长大了要考到厦门的大学,到那里找我们。”那一刻,石浩明白,他们来到大山不仅只为传授知识,还要为孩子们种下梦想。

        20多年来,厦门大学先后选派了22届248名优秀学生赴宁夏支教,帮助许多山区孩子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为家庭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教育帮扶不仅带来了知识,还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深植于山区的沟沟壑壑。”隆德四中校长王志虎说。

        (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高建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