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7日 星期六

    陕西:

    治理黄河 再造秀美三秦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本报通讯员 张航智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7日 01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龙泉公社,这个名字充满诗意,谁能想到,这里以前只是残塬中的一条荒沟,植被稀缺,水土流失严重。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经过多年的治理,这个位于陕西省泾阳县麦秸沟的村庄,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入选“全国十大美丽乡村”,成为陕西西部旱腰带治理的一个典范。

        龙泉公社的变迁,是陕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黄河治理保护指明了方向。

        一石激起千层浪。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迅速在陕西变为行动,一年来,一场有力的“保黄”战役,在三秦大地打响。

    推进高质量发展,让陕西主色调持续从黄向绿转变

        黄河流域陕西段涉及7市1区13.3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11.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7.8%,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水土保持摆在治理的突出位置,全力推进污染治理,确保渭河长久安澜。

        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生态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6月18日,陕西省林业局发布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

        十大行动的总体布局为“三屏三区一廊一带”,即毛乌素沙地生态防护屏障、黄龙山桥山生态保护屏障、秦岭北坡生态安全屏障,黄土丘陵沟壑生态修复区、白于山生态治理区、关中北山生态重建区,渭河谷地园林景观绿廊和陕西黄河沿线生态重建带。方案提出,到2030年,陕西将新增森林面积83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4个百分点,达到41%左右。

        从山川秀美工程实施到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工程建设,从天然林保护工程到“禁伐令”,再到陕西省渭河生态区建设,整个渭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和“绿色治理”波澜壮阔,触动人心。

        陕西是能源资源大省,已探明的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大多分布在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的渭北和陕北黄土高原区域。尤其是陕西榆林煤炭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埋藏浅、煤层厚,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但也易形成集中连片的采空塌陷区。

        根据省水利部门的调查,陕西省因煤炭开采直接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以每年数十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陕北油、气田开采排放的弃土弃渣达1.5亿吨,年新增水土流失量1800万吨以上。此外,资源开采还带来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植被破坏等生态问题。

        在此背景下,陕西省启动实施了“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每年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0亿元以上,为全国之最,有力地促进了能源开发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与此同时,陕西在水土保持过程中,还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和引入民间资金等多种创新性措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1世纪以来,陕西省全面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强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效控制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0.92%增长到43.06%,全面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使三秦大地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实现了区域生态环境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根本转变。

        黄河治理保护,正在持续推动陕西主色调从黄色向绿色的转变。

    开展综合治理,让荒沟烂洼变成沃野良田

        层层叠叠的梯田,绿意盈盈的沟岔梁峁,美妙奇异的大地图案陈设……行走三秦大地,一幅幅醉人的美景让人无法和记忆中黄土裸露、沟壑纵横、如波涛般疯狂肆虐的黄沙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按照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陕西运用‘近自然’水土保持措施,下大力气遏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依法推进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三秦大地绘制了一幅山川秀美的锦绣画卷。”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拴虎说。

        水土保持是黄河安澜的治本之策,淤地坝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今年7月29日召开的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院士论坛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淤地坝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农民增产增收的结合点,也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调节水沙关系的“牛鼻子”。

        在生态脆弱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更被群众形象地称为丰产增收的“聚宝盆”。只要有淤地坝的地方,必定是一片绿意盈盈的良田美景。据统计,陕西全省目前共建有淤地坝3.4万余座,占全国淤地坝数量的一半以上。

        “淤地坝建设使千百年的荒沟烂洼成为平坦的沃野良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有效促进了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陕西省水利厅总经济师、陕西省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主任杨稳新说。

        同时,修建各类梯田也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粮食和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

        高西沟村是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的一个小山村,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村中曾流传这样一首民谣: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走,籽苗连根丢。

        发展保水、保土、保肥的水平梯田,为米脂县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全县山地苹果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量8.5万吨,产值4亿多元。

        在延安市宜川县英旺乡,记者看到了另外一种梯田。地埂厚度为70厘米以上,高度在1米到3米不等,全部用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料砌成。英旺乡川道土地面积比较大,但坎坷不平,加上土壤含沙量大、黏性不够,整修的地埂用不了三五年就会被冲毁。

        “在陕北,川地已经算是好地了,但改造后的石坎梯田比川地还要好。同样是种玉米,原来一亩地最多产七八百斤,现在亩产在1500斤以上。而且,旋耕机、播种机都能开到地里去,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英旺乡茹坪村村民孙明武说。

        利用石坎梯田,当地政府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在英旺乡川道石坎梯田上已发展了2200多亩油葵、2600多亩香紫苏。

        将原来的坡耕地经过机械削坡、平整,改造成最窄处也有近10米的宽幅梯田。在榆林市横山区,宽幅梯田建设已成燎原之势。仅2016年至2017年,该区就投资2800多万元,改造宽幅梯田2万多亩,68个村4.1万多名农民从中受益,使过去的“三跑田”真正变成了如今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

    增进民生福祉,让水活起来、使水灵起来

        生态的持续改善,使得渭河流域各类珍贵鸟禽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如今,十里花海,百里画廊,悠悠渭河在三秦儿女的心中,已不仅仅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和记忆,更是享受幸福生活的乐园。

        初秋,站在陕西潼关老城的高处,俯瞰渭河缓缓汇入黄河的壮阔美景。作为黄河的最大支脉,渭河这条古老的河流正逐步变成陕西关中的安澜河、生态河、人文河、景观河、致富河。

        渭河之变,不仅撬动了生态的变革,更撬动了两岸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全方位提升和变革。

        多年来,陕西在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多项第一。

        淤地坝建设数量居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9月,陕西省建成淤地坝3.4万座,约占全国的60%,已累计拦泥59亿吨,淤地90万亩,促进退耕还林还草300万亩,年灌溉面积6万亩,增产粮食4亿公斤,带动养殖效益380万元。

        水保示范园建设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1月,陕西省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已增加至18个;省级示范园达51个,探索出了综合治理型、科研试验型、科普教育型、特色产业型、特色展示型5种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模式。如陕北以梁家河、高西沟为重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精准扶贫,突出抓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陕南以丹凤桃花谷、石泉杨柳、平利长安河为重点,突出抓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和特色产业发展,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

        在陕西关中农村,涝池承载着许多人的成长记忆和人文情怀。2016年,陕西省启动实施了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工程,意欲使之成为“关中留水、陕南防水、陕北引水”方略的重要举措和实现水系联通联调联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涝池虽小,但事关农村水系治理,是改善民生的大事情,是水系建设的‘细胞’和‘毛细血管’。”王拴虎说,“陕西正是通过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把水蓄起来、让水活起来、使水灵起来,助推全省实现了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的目标。”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本报通讯员 张航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