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单”与践行路】
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从创新发展、社会治理、教育强国、美丽中国建设等众多角度擘画出15年后中国社会发展蓝图。这张蓝图中灿烂美好的“大梦想”,由一个个充满民生温度的“小心愿”构成,需要每一个普通奋斗者去努力、去实践,用自己的行动为其增光添彩。光明智库特邀四位一线实践者讲述自己二〇三五年的“小心愿”,并由此忆过往、看今朝,为在新起点上继续奔跑积蓄力量。
1、自立自强,酿好科技创新这坛“美酒”
讲述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 林 鸣
我的小心愿:“15年后,我70多岁,精力、身体还会跟得上,还可以和年轻人一起在海洋工程领域继续奋斗,为酿好科技创新这坛‘美酒’尽最大努力。”
两年前,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回想当时的场景,激动之情仍在心头涌动。在整个岛隧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过程中,我与团队遇到过不少困难,也在突破瓶颈之后实现了创新与超越。我们积累的经验、锤炼的精神,必将转化为未来15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力量。
建设港珠澳大桥之前,中国只有20多年的沉管隧道建设历史,外海沉管隧道建设更是从零起步。起初,考虑到工程安全因素,我们尝试与国外企业合作,却遇到很多问题:投资成本高昂,核心技术无法掌握。我们意识到,越是核心技术越会被卡,甚至被卡死。自主创新,才是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关键。
突破瓶颈的道路十分不易:要铺设长达6.7公里的深海隧道,需要预先安装33节巨型沉管,每根沉管重达8万吨,在深海作业会受洋流影响,施工精度很难感知,对接过程也很难控制。面对难题,我们凭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历时一年半,先后开展了33项试验研究,最终开发了16套系统和装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港珠澳大桥外海沉管安装成套技术。
在实现创新突破的过程中,我深感多学科集成创新十分重要。比如,把传统的土木工程建设与现代信息、控制、制造技术融合起来,实现“智能制造”,不仅赋予了传统行业提升、延伸的能力,还能推动其他学科向应用领域纵深发展。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我们还培育了大量人才。我们的团队里,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人占80%左右,他们肯钻研、能吃苦,与工程共同成长。比如,在半刚性沉管的研究设计中,年轻人在反复设计、论证、被推翻、再调整、再论证的基础上,奋战200多个昼夜,终于把国外专家认为的“天方夜谭”变为现实。还有不少年轻人在工地上一住就是七八年,我时常看到他们办公室的灯光一直亮到凌晨之后。在这种磨砺中,他们做成了事、知道了如何做事、更懂得怎样对待成长。
近几年,我开始在海洋漂浮结构领域潜心钻研,探索构建能供人类居住、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强调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我想,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自立自强始终是我们实现发展的关键路径。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科技创新就是这坛越酿越香的美酒。当中国技术凭借卓越品质领跑之时,世界必将敞开大门,为我们鼓掌喝彩!
2、在修武,“美学经济”这样转化为生产力
讲述人:河南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 郭 鹏
我的小心愿:“二〇三五年的中国乡村,将成为中国与世界、本土与国际、艺术与生活的纽带,成为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家园,成为城市里人人向往、安放心灵的故乡。”
修武县是一个千年古县、旅游名县,同时也是一个人口不足28万的豫北小县,特色产品、传统村落、绿水青山、历史文化是当地的优势资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中包含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怎样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人不必离土离乡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云台冰菊是修武特产,虽然品质出众,却一直卖不上好价钱。我们邀请设计师用美学理念对产品进行包装升级,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同时建设冰菊工坊,将美学元素与农耕业态联系起来,打造集文旅、康养于一体的冰菊小镇。如今,云台冰菊从“论斤卖”转变为“论朵卖”,一朵可卖到20元,小镇日接待游客最高超1万人次,年产值破亿元,为农民带来可观收入与就业机会。
修武县金陵坡村距云台山景区直线距离仅五六公里,但由于山脉阻隔,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没能盘活利用。我们吸引社会资本,建起了民宿“云上院子”,恢复了麦香磨坊、水缸古井、鸟语花香等乡土记忆元素。我们修建了民宿旅游环线,打通了云台山景区通往金陵坡等10多个山村的快速路,充分释放了山区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还将美学元素融入党建综合体建设中来,让美学产品、美育工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审美水平、生活品质,逐渐改变着村里人落后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模式。
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希望通过“美学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让乡村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一个巨大市场,城乡携手,一起创造美、创造财富。
3、守护华北大地的“绿色明珠”
讲述人: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 陈智卿
我的小心愿:“期待未来15年,有更多接力者投入到守护‘绿色明珠’的事业中来。林场的未来,一定会如这片无垠的林海一般天开地阔。”
1994年7月,我来到塞罕坝林场工作。26年里,我从一位技术员成长为机械林场场长,见证了林场的飞速发展。
58年前,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原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于是,369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热血青年来到塞罕坝,开始艰辛创业。林场气候恶劣、冬季严寒,几乎天天刮白毛风,我们住窝棚、马架子,挖地窨子,但大家毫无怨言,都想着先治坡、后治窝,先搞好生产,再改善生活条件。
林场的建设发展历尽波折。比如,一开始运来的外地苗木适应不了塞罕坝的气候条件,当地人就不断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了苗木供应的问题。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塞罕坝机械林场设计任务书》(1962—1982)确定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经过近60年发展,塞罕坝林地面积达到了11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82%,林木总蓄积量为1036万立方米,生态环境成功修复,百万亩林海成了华北大地上一颗“绿色明珠”。
近几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下,我们开始了“二次创业”,努力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林场建成了雷击火监测系统、无人机监测、红外探火雷达、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防火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北斗护林员巡护管理系统等防火体系,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火情监控体系,保持着建场以来从未发生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生态环境好了,森林资源丰富了,游客也多了。老百姓开始采集售卖林冠下的山野菜、蘑菇,建设农家乐。我们对森林旅游的开发进行有序引导,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这让我更有干劲。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引领作用,努力打造全国森林经营示范样板,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4、做希望的播种者、梦想的引航人
讲述人: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 孙 浩
我的小心愿:“到那时,乡村孩子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我,也会继续从事教研工作,提升教学质量,为乡村教育播种希望、为孩子们指引方向。”
20年前,我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当年的学校只有一排低矮的瓦房,家长多外出打工,孩子跟着老人住或者寄宿在亲戚家,每当人们忙于农活时,他们便无人照料。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用实际行动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
我给孩子们讲故事,教他们画全家福,和他们一起唱歌,在操场上尽情奔跑。结合农村情况,我摸索出一套“把握学情、顺学而教”方法,在全国课堂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我还入选了乡村“首席教师”。
2012年,我接到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支教的通知。当时,我的孩子上一年级,爱人刚做过手术,年迈的爷爷也需要人照顾。但思来想去,我还是响应党的号召,前往新疆支教。到了那儿后,我努力给学生上好每节课,并做好“传帮带”的工作。经过努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很快,学校也建立起了一支“带不走”的教研队伍。
从新疆回来不久,我收到了许多城市名校的邀请,但我都谢绝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了解这里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近几年,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学校有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我也开始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变得更有趣。我加入教师培训专家库,深入乡村课堂听课指导,每年举办公开课讲座,将自己所学所悟与同行分享。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学校开展线上教学。我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成果,参与省级线上教学视频的录制,确保学生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这让我心潮澎湃。乡村教育是全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我期待未来15年里,乡村学校建设可以更加完善,乡村教师这一职业更具吸引力,教师素质明显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