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1日 星期日

    一颗繁荣乡村文化的种子

    作者:龙军 禹爱华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1日 03版)

        【短评】  

        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夏昭炎,十多年前回到家乡养老。他不顾身患重病、年事已高,和老伴儿杨莲金一起拿出积蓄,带领乡亲们建起文化活动中心,开办老年学校和少儿假期学校并免费授课,为寒门学子设立奖学基金,使家乡的文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心人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村庄是传统中国的根脉所系。很多漂泊在外的人,只要想起记忆中的那个村落,都会魂牵梦绕。然而,近年来,大批农民纷纷举家迁出,寄居城市边缘,农村“空心化”正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又一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对于物质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更加任重道远。而夏昭炎之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这样“难啃的骨头”,是因为他坚信读书改变命运、文化促进发展。他说:“我就是要做一颗文化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夏昭炎曾在日记《永远的家园》一文中写道:“回到老家是我一生中最无悔的抉择。是的,我终于找回了自己,找回了我的生活,找回了我的家园。”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需要更多的夏昭炎,也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作者:龙军 禹爱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