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2020年大选进入倒计时。这段时间,欧洲舆论对于美国大选的关注程度明显升温,本次美国大选的结果将很可能决定未来数年欧美关系乃至国际格局的走向,而欧盟对于本次美国大选最大的期待是欧美关系能够走出低谷,从头再来。
特朗普时代欧美关系跌至冰点
过去的4年对于欧美关系来说十分艰难。自特朗普上台后,不仅美国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将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奉为圭臬,面对传统盟友欧盟也偏离了共同价值观的基础,裂痕逐渐加深。欧洲舆论普遍认为,过去4年美国的对欧政策受特朗普个人影响较大,不仅偏离欧美共同价值观的基础,而且缺乏战略远见,过于急功近利。例如美近年来出于经济利益持续打压连接俄罗斯与欧洲的输油管线“北溪二号”,在对俄、对伊关系政策制定和行动方面与欧盟几乎没有协调,这在过去几乎不可能出现。美国在国际多边事务中与欧盟的分歧也越发明显,最明显的莫过于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和《巴黎协定》,而这两个国际公约恰恰是欧盟自认为的重大外交成果。除此之外,美国还要求欧盟提高在北约的军费支出,并动辄以关税威胁欧盟,以上种种原因都使欧盟在多边事务中十分被动。而最让欧盟难以接受的是特朗普对英国脱欧的支持及对欧盟一体化的不以为意,这严重削弱欧盟对美国的政治信任。而换一个角度看,尽管美欧关系处于低谷,但也并非一无是处,美国在疏远欧盟的同时注重与个别成员国发展双边关系,例如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国家,部分成员国与美国的关系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加强,尤其是在地区安全、能源政策等特朗普本人关心的领域。
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欧盟对美国的战略定位可以概括为“有结构性矛盾的伙伴关系”。一方面,欧盟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上,这也是维持欧美关系“斗而不破”的原因;另一方面,美国对欧政策的变化尤其是以制裁相威胁,让欧盟意识到面对美欧分歧时应更加坚定维护自身利益,一味寻求对美妥协并非最佳方案。
大选如何影响欧美关系走向
欧美关系未来的走向应以今年总统大选结果为前提,若特朗普顺利连任,双方在贸易、气候变化和军费开支等方面的分歧将会进一步加剧,且美国将继续以域外制裁为武器向欧盟施压,欧美关系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在近日奥地利比较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一场网络研讨会上,欧洲议会对华关系委员会主席比蒂科夫甚至直言,他本人并不愿意看到特朗普连任,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欧盟将在诸多国际问题上寻求战略自主权,在美欧分歧的问题上继续坚持多边主义解决方案。有媒体对特朗普连任后欧盟的政策走向进行了如下分析:在经贸方面,欧盟将继续就钢铁及汽车关税、数字税等问题与美国加强磋商,为欧美自贸谈判设定时间表,避免贸易战;在安全方面,欧盟将加强内部防务合作,在巴尔干地区和北非承担更多防务责任;在伊核协议、“北溪二号”等其他国际或地区性问题上,欧盟将延续现有政策,在力推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同时坚定维护自身能源供应多样化。
而如果拜登当选,欧盟则会采取另一种策略,即主动释放善意,重申双方关系中的价值观基础,修复过去4年欧美关系的裂痕。例如,在气候变化方面,欧盟将游说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加强双方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在安全问题上,欧盟将重新强调北约的作用,要求美国落实对北约集体防务条款的承诺,加强与欧盟的防务与军事合作;在国际问题上,要求美国加强在联合国、WTO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尤其是重回伊核协议,并在促进中东和平进程上与欧盟加强合作;在经贸问题上,欧盟将致力于签订欧美自贸协定,在WTO改革方面加强协商,共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并在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
希望谁当选——欧洲各国的“小算盘”
恐怕没有哪个欧盟政要敢公开宣称,希望特朗普还是拜登当选。不过奥地利主流媒体《标准报》近日刊文分析了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对美国大选的期待。不管是欧盟还是大部分成员国,都希望大选后欧美关系能“从头再来”,展现新气象,但这并不容易。文章分析称,由于之前4年积怨已深,欧盟自然不希望特朗普连任,而拜登如能当选,欧美之间正常的沟通交流至少能够得到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美关系能迅速回暖。
对于德国来说,默克尔曾经一度因为特朗普当选而被视为西方世界维护多边主义“最后的领袖”,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和世界卫生组织等举动被德国视为背离多边主义路线的行为,也让两国的外交政策逐渐分道扬镳。而法国与美国之间的利益分歧点则集中在贸易政策方面,此前马克龙力主欧盟对谷歌、亚马逊等美国互联网巨头征收数字税,并率先在法国开征,此举也受到了特朗普对法国红酒加征关税的威胁。
最为左右为难的莫过于英国:一方面,特朗普承诺将与英国签订全面的自贸协定,英美自贸协定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的流入势必遭到英国民众的强烈反对;而另一方面,民主党的拜登显然在气候保护、多边合作等国际性议题上与脱欧后的英国政策更为接近,但不管是英政府高层还是英国驻美外交官与拜登阵营的联系看似都不那么密切。可以说不管两人谁最终当选,对于英国来讲都是利弊参半。
(本报维也纳10月31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焦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