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中国的体育科技差在哪里

    作者:沈燕飞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9日 16版)

        【科学随笔】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助力,大数据和智能科技赋能体育正当其时。科技与体育的融合不仅能够促进竞技体育的高量、高质、高效发展,提升民众参加运动的热情,同时也对大众健身方式的科学化、数字化、个性化以及安全性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目前,我国对体育智能科技和体育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面对日益蓬勃的社会需求,我们在体育智能科技和体育大数据的供给侧还存在诸多不足。

        第一,我们的高端体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处于国际技术领先地位的体育科技企业稀缺,在竞技体育训练和研究中实际使用的大量科技产品主要来自于引进以及模仿国外体育科技成果;第二,体育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数据获取方式、数据维度、数据质量、数据标准、数据安全等许多问题还需要有效解决;第三,从整体上看,智能化的科技手段和体育研究的成果尚不能充分满足竞技体育的实际需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实际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还做不到方便快捷的利用科技手段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第四,科技助力体育的政策供给不足,体育科技人才数量缺乏、顶尖专家缺失、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第五,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体育科技整体基础研究能力不足,高水平体育科技实验室数量短缺,研究成果质量以及转化能力均有待提高。

        发展体育科技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放眼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我们也需要以全新的思路,优化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方法,探索新时代全球化和国际化背景下,适应当前形势的国际体育科技合作方式。

        对于竞技体育,在发展智能科技的过程中,应从顶层设计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以举国体制为主,市场参与逐步加强的科技助力模式。通过政策调控将高质量智能科技资源引入竞技体育高水平发展进程中。体育科技与体育科研的第一线工作者应客观认识到我们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围绕国内竞技体育的训练需求,紧扣世界发展前沿,定好科学目标,树立好“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引领作用,倡导传统变革传统训练模式,在训练和比赛实践中学习融入数据驱动的新的训练理论和方法,建立国际化、跨学科的体育研发与应用平台。同时,开展各类形式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帮助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科技助力的重要性、促进其训练理念更新,从而积极参与科技助力体育的过程中。引导科技创新力量进入体育,鼓励自主创新,革新高水平、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不断壮大体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在全民健身中,智能体育科技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当前,全民健身的热潮已逐渐兴起,但普遍水平并不高,群众体育消费意愿占人均GDP百分比仍较低,市场潜在发展空间巨大,智能体育科技大有可为。应当鼓励科技创新企业积极进入体育产业,发挥“互联网+”的思维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针对全面健身中的痛点需求,搭建平台,推广AI健身助手等新产品,不断丰富完善体育大数据,通过创新手段,拓展产品与服务边界,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不断增强的个性化健身需求。通过发展智能科技,加速推动体育行业的产业链、市场业态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与变革,有效提升体育产业的创新力、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催化体育产业新模式的演进,形成更广泛的以智能科技为基础的体育产业发展新形态。

        (作者:沈燕飞,系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