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工程教育近70年,在地方高校中率先确立了“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始终强化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之核心定位,成果丰硕。2013年,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作为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当前,学校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已由1.0升级为2.0,如何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结合、融合通达,使教育链驱动人才链,人才链服务产业链,产业链迸发创新链,学校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构建“四链融通”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有其特定内涵。应用型本科教育之教育链,指由多维主体共同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其构建要求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来进行专业、学科布局,围绕产业链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人才链包括由校内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企业导师构成的导师队伍,及其培养的被市场认可的、适用于产业链的系列人才;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创新链指的是围绕某一个核心技术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主体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与创新系统优化目标的功能链接结构模式。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2.0版是在原卓越计划的8个工科专业中,遴选了6个优势专业作为试点来践行新工科理念。2.0版以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创新并实践了“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把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国家企业多方优势资源汇聚起来,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集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促进“四链融通”,即通过打造一支由“校内专业教师+创新导师+创业导师+企业导师”构成的导师队伍,将产业链中的资源需求、人才技术、项目研发等要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合“理论基础+专业方向+产业方向”的专业教育链和“创意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创新培养链,构建“对接—渗透—交融”的共享共赢的运行保障机制。积极发挥政、校、企多维主体协同作用,引导其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协同高效、风险共担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凝心聚力、资源优化、协同创新的发展合力。
践行“四链融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解决各部门、机构间存在的条块分割、缺乏统一协调、严重影响产学研合作成效的问题,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汇集三方资源,构建集教育、培训、研究、服务于一体、科研与教学互动的多功能、创新型、复合型智能与智造产业学院。产业学院既是面向卓越计划2.0的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平台,又是面向学校教师获得工程经历和科研实践的平台,同时还是校企合作研发和协同创新的平台,其特点为“产、学、研、创、转、用”六位一体,形成了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获益、企业获利,四元共赢的良好局面。学院的逻辑协同关系为对接产业、行业需求驱动,以生为本、坚持产出导向,联合攻关、助力企业发展,创新驱动、培育创新精神,成果转化、实现校企双赢,岗位实训、缓解人才缺口。
学校精准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各专业相互支撑、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同时,专业实行按需设课,扩大学生自主选课范围:每个卓越计划2.0专业设置15%-20%的跨学科专业课程,融入10%-15%的新经济产业课程和10%-15%的校企联合开发课程与实践课程,主动对接产业转型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使学校在产教、科教融合的实践中真正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建立以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定岗和企业人员到智能与智造产业学院挂职锻炼的校企“双向挂职”机制,共建共享校企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强卓越计划2.0各专业与一线企业的双向交流,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为“四链融通”协同育人架设中间桥梁。
智能与智造产业学院内部设立若干企业教师专岗和产业教授专岗,吸纳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同时有计划地派遣相关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和挂职工作。开展校企教师联合授课,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一支工程教学能力强的三维立体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已聘请149名高水平企业专家担任卓越计划2.0专业的企业导师,277家企业深度参与卓越计划。
此外,以智能与智造产业学院及学校的若干共享型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创新平台作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对卓越计划2.0专业的学生围绕“产学研培创赛”来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基地中,对卓越计划2.0专业的学生围绕“产学研转创用”来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进程,提升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能力。
理念付诸行动 “四链融通”结出硕果
学校通过“四链融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有利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激活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育资源,打破了产学研融合过程中的壁垒,主动将人才链和教育链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多维主体协同的“四链融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使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就业质量高,供需比例1:3以上,连续3届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
近年来,学校获批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5个,改造、升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传统工科专业6个,建设3个现代产业学院,搭建“四链融通”实践创新平台25个。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学科竞赛等奖项144项、省级奖656项,其中,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第二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一等奖1项,以及德国iF设计奖1项,2020年,学校“烷事大吉”团队勇夺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
“四链融通”将高校的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的生产、研发、设计、管理等环节融为一体,使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交融成双赢的利益共同体,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更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求,“四链融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于破解产教融合机制具有示范效应。
(作者:陈岳堂)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