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保卫净土,让老百姓吃得安心、住得放心

    ——聚焦全国人大常委会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华东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8日 02版)

        依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巡视”再亮剑。

        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农产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连续两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律的执法检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助力打赢净土保卫战。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几何,打赢净土保卫战还要啃下哪些硬骨头?

    2020年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将达90%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有“土十条”之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的目标。

        “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应询时表示,几年来,农业农村部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全面摸清耕地土壤污染底数、推进污染耕地分类利用治理、加强耕地资源养护质量提升等工作,确保完成“到2020年底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的硬任务。

        据了解,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在各地组织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普查和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在全国布设4万多个土壤环境的监测点位,基本摸清了我国耕地污染现状和空间分布。

        在推进污染耕地分类利用治理方面,农业农村部指导将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三种类别,分别采取保护和治理措施。没有受到污染的优先保护类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严格保护,落实具体措施提升耕地质量;污染程度较轻的安全利用类耕地,采取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和土壤调理方式,确保产出的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食用;污染程度较重的严格管控类耕地则进行种植结构调整,退出水稻、小麦等口粮种植,改种桑麻或者退耕还林还草。

        “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重污染耕地严格管控,这个任务可以按期实现。今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97.5%。但是土壤污染成因复杂,持续时间长,隐蔽性强,治理难度大,是一项必须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的长期任务。”韩长赋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认真抓好这次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逐项对账销号,同时立足“十四五”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防治责任落实、强化防治措施落地、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加速推进耕地污染防治。

    垃圾分类:难,但要继续推进

        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在46个重点城市的城区范围内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出台《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推动补齐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设施短板,大力推进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

        累计安排资金近14亿元,推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支持100个城市开展试点,推动社会投资超过300亿元;推动各地将餐厨垃圾用于有机肥料、工业油品制造等,要求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和循环再生利用。

        在谈到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推进餐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时,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坦言,这几项工作难度很大,需要持续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加快补齐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短板,大力推进收运体系和处理设施建设,切实保障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积极推动建立餐厨垃圾收费制度,完善有关法规和制度体系,加快餐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何立峰说。

    “企业污染、政府买单”,如何跳出恶性循环

        土壤污染防治法虽然确定了“谁污染、谁修复”的权责关系,但土壤污染有滞后性,现实生活中经常有“发现污染时企业已搬走或关闭,难以找到负责人追责,或者企业已无资金力量进行修复”的情况,形成“企业污染、政府买单”的恶性循环。

        “不能说我们发现土壤污染以后都是政府去修,都是政府去买单。但是土地污染后污染企业也并不是都有能力去治理污染。所以怎样构建一个土壤污染高风险行业的企业保险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回答询问时介绍,从2015年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已经开展,许多地方在一些涉重金属、石化、危险废物处置等的高风险行业开展企业环责险投保,到目前为止,全国保额将近2100亿元。

        “拿2019年来说,我们统计投环责险的有1.6万家企业,总共涉及赔偿范围达到531亿元,保费是4.25亿元。”黄润秋表示,由于这个险种的设立和企业的投保,企业在环境高风险的污染赔偿领域中赔偿能力扩大了100多倍,“所以应该说这项制度作用是非常大的”。

        在社会力量投入到土壤污染防治领域里,还有多种模式可以探讨。黄润秋特别提出,“这里关键还是有一些利益机制,比如好的土地,大家都愿意投,差的土地,可能回报比较少,这个时候社会资金的进入愿望就比较低,所以关键是怎样把回报机制设计好,下面我们会再继续研究。”

        (本报记者 刘华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