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后,欧洲多国新增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总确诊人数已超616万,每日新增病患超10万,其中每百万人新增确诊超300例的国家包括捷克和西班牙。捷克卫生部数据显示,自10月7日起,新增确诊病例连续多日超5300例,10月9日,捷克新增确诊达创纪录的8618例。
捷克卫生部长罗曼·普里穆拉表示,与春季第一波疫情流行不同,此次感染为暴发性传播,持续高涨的新增病例给医疗机构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需要住院的病患超出了医院预留床位的能力,政府正在考虑将轻症患者转移到空房率较高的酒店进行安置;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受感染严重,面临人手不足的情况,截至目前总共有将近800名医生和大约1500名护士被感染。普里穆拉号召有医疗教育背景的公民帮助政府对抗新型冠状病毒。他强调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拉平”感染曲线,即再次采取严控措施以减少每日新增病例数,10月10日至25日是关键,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控制任务,极有可能需要开放联合病房(类似中国的方舱医院)以应对大规模住院医治的患者。
疫情再度袭来的原因部分在于,虽然没有完全控制疫情发展,政府面对民意和经济形势却不得不放松防控政策。在5月底首次取消强制佩戴口罩的规定后,许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对疫情放松了警惕。尽管卫生专家一再提醒民众注意就餐卫生,但因共饮共餐导致集体感染的现象频频发生。当前,捷克经济难以再次承受大规模停工停产,如何在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情况下控制疫情,是捷克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总理巴比什也多次在社交媒体承认,在6月我们感到病毒已经离开,迅速放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措施可能是个错误。
捷克卫生部新冠防疫工作组负责人、流行病学家克莱贝克日前表示,第二波疫情态势不容乐观,随着季节更替雨水天气增多,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增大,一旦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流行与呼吸道疾病流行季叠加,将更加难以控制。
在第二波疫情中,感染群体变化明显。根据捷克卫生部数据统计,与新冠肺炎疫情春季首次暴发时相比,第二次大规模流行受感染人群发生了很大变化,感染者年龄明显年轻化。统计数据显示,在春季确诊人群主要在41岁至50岁之间;8月到10月确诊病例则主要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儿童为主。卫生专家表示,这种对比变化与政府是否采取严防措施密切相关。在春季,政府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包括学校在内的绝大多数机构完全关闭,年轻人群被限制参与社会活动,大大降低了感染风险。随着9月初中小学校复学和暑期出国休假人群的陆续复工,病毒在学生和工作人群中传播更加广泛。
为应对疫情再次大规模蔓延,捷克政府再次宣布从10月5日开始进入为期30天的“紧急状态”,主要措施包括:一是重新强调进入特定区域需强制性佩戴口罩、公共场所保持足够间距并且在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消毒等原则。二是严格限制室内聚集性活动,比如餐厅必须控制每桌在4人以下并且在晚上8点关闭、除国际赛事外取消全部室内体育活动、关闭剧院和电影院等文化场所、关闭购物中心公共无线网络减少民众逗留等。三是重启远程教学,对于人数较多的高中和大学的全日制教学,全面切换到远程学习,人数较少的小学则采取部分远程教学。
巴比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政府不希望采取“区域隔离”的极端措施,因为针对春季第一波疫情的隔离措施让捷克损失了2000亿克朗(约合人民币586亿元)。但是如果民众再不意识到佩戴口罩和严格遵守防疫措施的重要性,政府也不得不“关闭一切”。
在欧洲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的当前,捷克作为欧盟中最早采取紧急措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国家之一,在春季大流行防疫中取得了感染率、死亡率双低的好成绩,但是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捷克财政部9月份发布的《宏观经济预测》显示,捷克经济从根本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了防止疾病传播,在3月份开始的强制措施造成上半年经济严重衰退,绝大多数工厂和企业长时间停工停产,导致捷克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7%。即使从5月份开始陆续复工复产,第二季度捷克经济萎缩仍然创历史新高,与第一季度相比下降8.4%。报告预计全年经济下降达6.6%,公共赤字占GDP的6.4%,债务增长至GDP的39.4%。捷克财政部长阿莱娜·席勒洛娃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与汽车工业,捷克预计到2023年才会回到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
(本报布拉格10月11日电 本报驻布拉格记者 仲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