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7日 星期三

    为文学打开宽阔的文化空间

    作者:郜元宝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7日 06版)

        傅小平长期供职于文学专业报纸《文学报》,绝大多数文章都和职责有关,如访谈作家、报道文学会议和文学出版(包括期刊发表)信息,再有就是在这基础上延伸开去,就作家、批评家、出版人及广大读者关心的中外文学热点进行深度追踪,总之不出新闻报道范围。

        这样的文字,正如傅小平自己所说,有点像福楼拜小说,作者有意隐身到作品世界背后,尽管最终效果是处处有“我”,但毕竟隐身了,一般读者轻易看不出他的存在,以为只是职业的文学报道而已。但他终于还是将自己多年来有关中国文学的文章结集出版,也就是这本《角度与风景——对当代文学的另一种观察》(北岳文艺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这并非因为后来改换门庭,有意靠向专门的“文学批评”,而是在融媒体时代,一如既往写着新闻报道式的文字,渐渐对“何为文学批评”“何为职业批评”“何为大师批评”“何为媒介批评”有了一份独特觉悟。这份觉悟让他看清了自己的定位,也因此获得了一份应有的自信。

        中国目前的“文学批评家”主要由高校培养,多少有些“同质化”,像傅小平这样长期供职于专业文学媒体、在媒体沉浮中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的有个性的批评家并不多。不妨借法国学者蒂博代的术语,称傅小平这些文章为“媒体批评”。这很省事,也确实大致不差。“媒体批评”的一般特点傅小平都有,无须多说。傅小平实践的虽属“媒体批评”,但他委实花了番功夫,给这种大家习焉不察的批评类型打上自己的烙印。

        尽管他的不少文章因职责所在,但他还是尽可能加入不少“私货”。他的报道和评述全都删繁就简,直奔问题而去,看起来是在转述作家、批评家、学者、出版人的说法,但如何转述,转述什么,都煞费苦心,绝不止于传达和复制表面的喧哗,总能让读者听到隐身背后的报道者、评述者微弱而顽强的声音。

        傅小平四面出击,上下求索,话题所及,琳琅满目。比如有国际文化和文学交往,有思想文化界最新话题与意见冲撞,有出版界的困顿与突围,有国内批评家的学说及海外汉学家的意见,有不同代际作家的特色与问题,有文学共同体未必熟悉的来自翻译界的声音。如此广泛的关切,最大的好处就是给文学阅读、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展开一个宽阔的文化空间,让文学界人士能探出头来,吸取更多营养,倾听更多声音,避免处于一隅,成为井底之蛙。

        就文字而言,傅小平始终亲切、畅达、易懂、透明,而又不时发散,四处留白,布置着更大的“张力场”。他不想以过于主观、晦涩和自以为是的文字横亘在文学现象与读者之间,所以对读者来说很富于“代入感”。你可以随着他的指引,很容易就走进众声喧哗的文学现场。但你自以为扑向他所指引的对象,可以到岸舍舟了,他作为指引者的声音还是会透过现场的喧嚣回荡在你的耳边。这就是我读傅小平之书时最奇妙的一种类似欣赏交响乐的感觉。

        文学批评是一件累人的活,又是一桩娇气的事,要在知识储备、心境、身体精力状态、时代环境等要素恰好合适的情况下,才可能有比较理想的成绩。我长期身在大学,除了完成本职的教书工作,投注于当下文学创作的精力与兴趣越来越少,很难再有当初那种吞噬性阅读和几乎条件反射式的评说冲动,渐渐不得不收缩阵线,偶尔冒泡罢了。但中国当代文学积累了太多作家、作品、文学事件和学术话题,不管质量如何,成色怎样,好歹庄稼在田地里熟了一季又一季,需要更多腿脚更健壮、心思更明敏的年轻人来收获。傅小平这一代驰骋文坛,正其时也。

        (作者:郜元宝,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