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6日 星期二

    导演陈可辛倾情说《夺冠》

    作者: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沈唯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6日 03版)

        1978年,16岁的陈可辛在现场观看了中国女排在曼谷亚运会上的比赛。“我就坐在网边看,真的觉得很震撼,那股劲儿远远超出了排球比赛本身。”40多年之后,陈可辛再谈起中国女排,他的感受依然没有变。在时代的变迁中,女排精神得以一代又一代地延续和传承下来,成为中国人心中坚忍、热血、永不言弃的符号。

        截至目前,国庆档最先上映的电影《夺冠》票房突破5亿元,为影院复工后的第一个“黄金档期”开了个好头,导演陈可辛终于给了这份交付自己的重任一个满意的答复。从筹备到拍摄再到上映,陈可辛觉得,《夺冠》与观众见面的每一步都可以归为一个“难”字。但令他觉得奇妙的是,每一次的“难”最后都能迎刃而解,就像是有一种力量在推着他向前走。“郎指导说的女排精神是什么,不是一定要赢,但是明知道自己会输,也都要一分一分地把它‘咬’回来。这是支撑着我们每个人在做这件事情的动力。”陈可辛对记者说。

        《夺冠》不是一部纪录片,更不是一场模仿秀,但追求真实是陈可辛在拍摄这部作品时自始至终的原则,“我们呈现的故事基本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一些小细节会进行艺术加工让它更有戏剧性,但真实是很重要的东西。”这种对真实的要求从场馆搭建到演员选角都可见一斑。为了还原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的训练场地,制作团队把漳州体育训练基地翻新拆除的竹墙和地板等物料都运到北京,用这些见证了老女排流血流汗的材料复刻出了一个老女排训练的“第二馆”;为了呈现片中女排运动员的真实状态,陈可辛第一次尝试起用“素人”演员,从全国各地的省队、校队挑选排球运动员饰演老女排,并在反复协调中排除万难,争取到了8天的时间能让现役国家队队员本色出演。朱婷回忆起拍摄的过程时说:“导演在现场说得最多的就是要真实,演戏不要去演,你心里想表达什么就演出来。”陈可辛没有限制女排姑娘们的发挥,让她们用自己的语言修改剧本里的台词,展现她们日常训练和生活中最自然的状态,这就是陈可辛想要的“真”。

        陈可辛在此前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多部作品里,都和《夺冠》各个部门的制作团队磨合过很多次。而在这一次的合作中,陈可辛感觉到“这个剧组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拿出了他们最好的一面”。陈可辛把它归结为一种信念感,是“中国女排”这四个字带来的信念感。影片中饰演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的演员本身也都是排球运动员,这些年轻的球员都有一个排球梦,陈可辛在和她们一次次的交流中逐渐意识到,能不能进国家队为国争光是这些女孩儿们这一生唯一的目标,她们把自己的人生都奉献给了她们热爱的排球事业。“她们在拍戏的时候每天都充满信念,让人激动和感动。我希望拍摄这部影片的经历能让她们感受到,她们永远和中国女排在一起。”谈起女排精神,陈可辛充满了感慨。对于现役国家队队员来讲,这种信念也在拍摄的过程中得以呈现。那时的女排队员刚刚拿了世界杯冠军回来,陈可辛回忆说,“看到她们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她们身上的自信,每个人都在发光”。而饰演青年郎平的白浪身上自然也带着妈妈郎平的意志和属于她自己的信念,不仅用短短两周的时间学到了表演技巧,为了在体型上和年轻时的郎平更相近,白浪在一个半月里减掉了三十斤。陈可辛说:“作为导演能碰到这样一部戏真的很幸运,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其他电影里不会有的感动。”

        《夺冠》于导演陈可辛而言是一次时光之旅,他仿佛也随着监视器里的画面,重回到女排记忆的时代,回到每一次女排夺冠、站上领奖台的瞬间。女排精神在《夺冠》这部电影制作的每一个过程中体现了出来,也在影片的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对白里体现了出来,这种无形而又深刻的渲染,正是中国女排的魅力所在。“所以这部影片要传达什么不重要,它本身能够激励到中国人就够了。”陈可辛说。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沈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