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1日 星期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樊纲:

    深化改革消除“流动中梗阻”

    作者: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1日 07版)

        “十四五”期间,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动荡的风险较大,我国国内经济处在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做好宏观经济管理,保持各方面合理健康的比例关系,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

        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国际经济活动严重萎缩,个别国家对我国经济进行恶意打压,由此可能使得我国“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同时,疫情导致国际上形成了“分散供应链”的需求,由此带来的国际产业链的调整也会对我国产生一定冲击。

        面对这些挑战,一方面,我国要高举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大旗,修复被破坏的国际贸易体系,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关税,既扩大出口,也增加进口,进一步缩小贸易顺差;同时要利用我国经济“一枝独秀”和经营环境不断改善的有利形势,进一步吸引外资,结成更为广泛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要用好金融货币政策和外汇储备,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和汇率的基本稳定,防止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在进一步推进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的同时防范国际金融动荡风险。

        对于大国经济来说,扩大国内需求至关重要。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消除贫困、扩大就业,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14亿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一万美元的水平,为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进行体制改革,消除各种“梗阻”,让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顺畅循环;消费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形成良性互动,把满足需求的各方面供给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要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就业与收入水平,他们的需求是国内市场稳定扩大的基础。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扩大当前消费。

        同时,要完善互联网金融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在扩大消费信贷方面的作用。继续鼓励电商平台的有序发展,降低各个环节的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既扩大消费,又抑制通胀。要继续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基建”在保持内需平稳增长上的支撑作用;用好较大规模的国民储蓄,为未来的长期发展打好基础。城市化进程是扩大国内市场的重要环节,要在“十四五”期间使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群的建设初具规模,并在国内外两个大循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40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成功防止了经济上大的波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或严重的经济失衡。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防止经济波动首先要防止经济过热、防止出现泡沫、防止过度投机、防止杠杆率过高。在“十四五”期间,为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我们要密切关注各个市场、各个产业以及宏观整体的各种比例关系,防止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的债务率要保持在合理区间。激发增长潜力,要以不出现经济过热,各种主要经济比例关系保持均衡为前提和约束条件。资本市场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监管制度,防止过度投机。住房市场要尽快完善有利于实现“房住不炒”的长效机制。在此前提下逐步取消各种行政限制手段,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及时调整,既防过热也防过冷,保持总供求的动态平衡。

        由农牧业、制造业和除金融服务业之外的各类生产与生活服务业所构成的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部分。制造业的发展是大国经济的必由之路。在各国都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采取措施鼓励“制造业回归”的当下,我们更要采取正确和必要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制造业发展,特别是那些我们还存在大量短板的中高端制造业。同时要看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意味着要“驱赶”、排斥市场上仍有需求、能够创造就业的各类制造业的发展。要使我们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进一步“下沉”、落地,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实业的发展,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制造业的比重基本稳定、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有所提高。

        (本报记者 温源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