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青藏高原,碧空万里。在青海采访的日子里,我们走访了城市乡村、田间地头,印象最深的除了灿烂的阳光、壮美的雪山,还有当地对藏医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藏医院,我们看到医生将涂抹了药物的热木块放置在病患的患处热敷15分钟。这种木烙疗法,可以治疗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等疾病,一次收费只有8元钱。
通过藏族传统特色疗法进行治疗是青海省各地藏医院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兴海藏医院研发和传承了八金八灰和仁青佐太炮制技艺,开展了70多项藏医特色理疗法。
兴海县藏医院院长周拉太告诉记者,短短十来年,这家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县人民医院的藏医科,发展到拥有门诊综合楼、住院综合楼、公共卫生楼的二级甲等民族医医疗机构。
设施升级,患者变多,但兴海县藏医院将服务农牧民健康的宗旨一以贯之。医院坚持自采、自制、自销,努力做到药材地道、质量可靠、疗效确切、品种丰富、价格低廉,次均收费一直保持在全州最低水平。
在医院的收费处,我们看到71岁的藏族牧民尕罗加正在为自己办理出院手续。尕罗加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疾病住院13天,总共花费4083.17元,但在最后结算时,除去医疗保险、建档立卡户医疗救助基金以及医院减免的费用,自己仅需支付261.77元。
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藏医药在基层传承与发展,为藏族农牧民就医提供了优质服务,切实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收入增加、住房改善是百姓奔小康的显性标识,而基本医疗保障在高原农牧区的实现,则从深层次上折射着青海省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扎实成效。
(本报记者 罗旭 万玛加 光明网记者 熊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