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北京、上海两地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先行推出低压小微企业“三零”服务,获得了普遍欢迎,推动我国“获得电力”指标的世行排名,由2017年的第98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12位,已达到领先法国和瑞士的水平,连续两年保持全球领先水平。
今年7月,世行发布了《中国优秀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指出中国“获得电力”指标已接近或位于全球最佳实践的前沿,并向全球推介我国线上办电、电子合同、移动作业终端等做法。
“高效的办电服务、稳定的电力供应对于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设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在9月28日下午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最近,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明确目标。到2022年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居民用户和低压小微企业“三零”服务、高压用户“三省”服务(高压用户用电报装“省力、省时、省钱”),推动用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据初步测算,三年内累计可以为小微企业节省投资约1300亿元。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提出了压减办电时间、降低办电成本、提高办电便利度、提升供电可靠性等六个方面15条具体的工作要求。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戴俊良在国新办会议现场分享了一个他在调研时发现的生动案例:福州一个老字号的茶厂,原来烘制茶用煤,不环保,茶叶质量也不稳定。当地推行“三零”服务以后,供电企业主动上门服务,这家茶厂只用了6个工作日就从用煤改成用电,节省了十几万元的投资费用,而且茶叶质量还得到提升,因为烘焙的可控性更好,原来烧煤要雇人,现在是自动的,人员费用节省了,运行费用又降低了,节能又环保。
戴俊良告诉记者,市场主体或者老百姓可以从四个方面切实感受到今后办电用电的变化,他用四个“更”进行了总结:
——更省时。全国范围内小微企业办电全过程的时间,原来是2~3个月,通过大幅压缩政府审批时间以及供电企业业务办理时间,三年后要压减到15个工作日以内。
——更省心。以前办电要到供电企业办理,一般都有5~6个环节,或者有5~6个步骤。很多用户要往返多次跑供电营业厅。通过网上营业厅在线办理,三年以后要求基本达到“一次都不用跑”,或者“最多跑一次”,实现办电不求人、少跑腿。
——更省钱。有些用户办电,需要投资表箱及以上的电力接入工程,有些还要投资建设专用变压器,费用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三年以后,160KW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居民办电可以实现零投资。
——更可靠。要通过加大投入大幅度提升供电可靠性指标。到2022年年底,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中心区,用户的平均停电时间要压到1小时以内,农村地区的停电时间要压到11个小时以内。
“节省投资1300亿元不是一个小数字。”戴俊良表示,将从三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能源局在安排城乡电网改造的时候,在投资安排上注重向配电网和农网倾斜;二是通过提升供电质量和水平,激发小微企业市场活力,进而带动电量消费,也能更快收回投资;三是电网企业确实要投入一部分钱,这是电力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