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9日 星期二

    湖北:那些离开的人又回到了乡村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张锐 夏静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9日 11版)

        在湖北的六天采访行程里,我们去了很多乡村。这些乡村,路在变硬变黑,房子在变新变亮,产业在变大变强。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乡村的内核在变化。人,就是乡村的内核。

        “空心村”,这是许多人以前对乡村的印象,乡村里的人曾经不断在流失。如今,我们看到,那些离开的人,一个一个又回来了。

        在湖北郧阳的小堰沟村,70后的李荷回来了。他以前在陕西、新疆等地务工,“能挣钱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挣不了钱”。如今,他在老家一家袜厂做车间挡车工,家庭和工作兼顾。而且,他们一家还搬迁到了新居。

        在湖北蕲春的刘榜村,80后的陈志祥回来了。他辞去了深圳的互联网工作,回到家乡创业,用传统手艺和互联网思维做艾灸产品。他的蕲艾生态园集蕲艾培育、手工生产等功能为一体,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蕲艾产业发展相融合。

        在湖北孝昌的校堂村,90后的唐根根回来了。他发现在农村发展养殖业,不比在外面打工差。他养的山羊越来越多,卖得越来越好。他还成立了“根根种养殖合作社”,向其他村民传授养羊技术,携手一起发展致富。

        回来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他们给古老的乡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那些曾经“空心”的乡村,再次充实起来,热闹起来。

        回来的不仅仅是人口,更是人才。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开展,乡村的环境在变好,产业在兴起。这些变化吸引了更多人回来,这些回来的人反过来又推动乡村继续发展变化。比如陈志祥,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一起就业;比如唐根根,脱贫“头羊”后面有了一群“羊”。

        他们明白,只有每个乡亲都发展好了,整个乡村才能发展好,自己也才能发展得更好。“是大家富了,我才富。”湖北保康陈家湾村的村民陈昌文告诉我们。

        “以后,乡村会越来越好!”唐根根说。他们的自信,让我们对中国乡村的未来有了更多憧憬。

        (本报记者 陈海波 张锐 夏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