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迫于生计,我五岁编竹篮谋生,继之牧鹅,羡慕少年读书郎,衣食无忧,有人指教。
放下牧鹅杆,躲进草舍,回味母亲念的童谣:“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当吹箫。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五月龙舟锣鼓咚锵声……”我毕恭毕敬地记在本子上,其中不会写的字用图画代替,候有机会向村里老先生请教。母亲不识字,为糊口起早摸黑劳作,仍不时给我讲些田间趣事,让我感叹大自然生态链的奇妙。乡亲送来西瓜田里的换季烂尾瓜,我们切开享用,母亲随口说:“西瓜帽、棕丝衣、豇豆带、丝瓜络袜、蒲草鞋……”食用河里捞得的田螺,母亲会说:“奇怪真奇怪,骨头长皮外,胡须生牙齿里,帽子戴在臀根上……”乡间语言,形象生动,朗朗上口,丰富了我的词汇库。
亲友见我肯吃苦,众筹接济我读书,好不容易背着母亲手缝的土书包上学,却遭富家子弟讥笑:“乡下人来了。”我情绪不免低落。戴老花镜的张老师,曾有幸得到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教诲,他对清贫子弟关心有加,看到我那本图文并茂的童谣记录,赠《唐诗三百首》予以勉励。
一次作文命题“夏”,我不像读过唐宋诗的同学那样,能从“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获得启发,也没有观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的闲情逸致,更谈不上体会“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的意境,便就地取材写目睹事。赤日炎炎,农夫心急火燎,抗旱要紧,忙架水车踏轮轴提水,此等重活累活不是少年所能胜任,我便去早稻田捉蚱蜢,虫口夺粮。蚱蜢营养极丰富,喂鸡能多生蛋,可卖给养鸡户。我给邻居阿婆送蚱蜢,阿婆夸我懂事,特赏三枚鸡蛋,我献给劳累的父母,让他们用餐时做碗蛋汤。看到我的作文,张老师眼睛一亮,判为优,并作范文宣读,印证了“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句话。之后,家境好的同学主动借书给我,与我分享阅读心得。张老师看到班级新气象,非常高兴,动情地说:“穷困子弟只要有志向,便有锦绣前程,希望大家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学习过程中,我悟到名作中的许多诗句采自乡间,例如“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先贤善于观察,理解深刻,从而笔下留杰作。我眼中的田园也焕然一新,原来田园风光如此美妙。母亲教我童谣并讲解田园故事,富含哲理,岂是手捧书本讲授知识所能替代?据说蒲松龄曾花银子搜集民间生动有趣的故事,每讲一个故事,酌情付银,积累素材再构思,终成《聊斋》。有文学爱好者进行乡间采风,将“吃了端午粽,夹袄不放箱”“九月九,蟋蟀藏洞窖”等谚语整理成册,母亲意想不到,她脱口而出的话,竟可写进书中。
我有一位曾一同上山拾柴下田插秧的伙伴,后来事业有成擅长绘画,邀我故地重访。破败农舍早已荡然无存,唯香樟树高大挺拔葱郁,我们坐树下小憩,回忆从前赤脚下水田插秧的往事。那时最烦心“吸血鬼”蚂蟥叮咬,乡间有蚂蟥不叮咬勤快人之说,也可解释为插秧高手动作熟练,脚步快速,从而能够避免蚂蟥叮咬。我们想起布袋和尚的《插秧歌》:“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插秧时还长智慧,正是劝农更上一层楼。我们也想起就着昏黄的菜油灯,讨论老师的授课内容,各抒己见,务必搞清来龙去脉,菜油金贵,看看都不够吃了才将油灯熄灭。疑难之处,临睡前仍在思考,想到次日再破解才心安。
十年寒窗磨炼了意志,我和伙伴端着墨水瓶,握着钢笔昂首参加高考,各自进入心仪的名校。母亲喜极而泣,指着山溪游鱼说:“鱼翔浅底也会跳龙门。”
(作者:王国钦)